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概论 | 第11-21页 |
一、 教学设计的涵义 | 第11-13页 |
二、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 、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3-15页 |
2 、 学习的外部条件 | 第15页 |
3 、 学习的加工模型及其外部事件对物理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15-16页 |
三、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1 、 系统性原则 | 第16-17页 |
2 、 程序性原则 | 第17页 |
3 、 可行性原则 | 第17页 |
四、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第17-18页 |
五、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的意义 | 第18-21页 |
1 、 有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化 | 第18-19页 |
2 、 有利于抓住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 | 第19页 |
3 、 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心理问题分析 | 第21-52页 |
一、 学习任务(需要)分析 | 第21-26页 |
1 、 明确使能目标和终点目标 | 第22页 |
2 、 起点行为 | 第22-23页 |
3 、 分析学习的先决条件 | 第23-26页 |
二、 教材内容的分析 | 第26-28页 |
1 、 教材内容的层次 | 第26页 |
2 、 教材内容分析 | 第26-28页 |
三、 学生特征的分析 | 第28-33页 |
1 、 学习者起点行为诊断 | 第29-30页 |
2 、 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 第30-33页 |
四、 教学目标的制定 | 第33-39页 |
1 、 教学目标的作用 | 第34-35页 |
2 、 敦学目标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3 、 教学目标的陈述 | 第36-39页 |
五、 教学策略的制定 | 第39-43页 |
1 、 教学策略 | 第39-41页 |
2 、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 | 第41-43页 |
六、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 第43-48页 |
1 、 对教学媒体选择应用经验的总结 | 第44页 |
2 、 计算机辅助教学 | 第44-48页 |
七、 课堂教学评价 | 第48-52页 |
1 、 重视评价的心理功能 | 第48-50页 |
2 、 物理评价测试题的设计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