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 第1-8页 |
二、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 第8-13页 |
(一) 社会现代化涵义的界定 | 第8-11页 |
(二)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 第11-13页 |
三、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第13-30页 |
(一)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轫阶段(1840-1910) | 第13-18页 |
(二)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启蒙阶段(1911-1926) | 第18-24页 |
(三)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尝试阶段(1927-1949) | 第24-30页 |
四、 中国早期社会现代化历程的启示 | 第30-45页 |
启示之一、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政治保障。 | 第30-32页 |
启示之二、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 第32-34页 |
启示之三、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34-35页 |
启示之四、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主体。 | 第35-37页 |
启示之五、高效、廉洁、富于现代化取向的现代政党是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主导力量。 | 第37-38页 |
启示之六、保持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外在动力。 | 第38-41页 |
启示之七、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必然的选择。 | 第41-43页 |
启示之八、正确的理论思想指导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得以发展的理论保障。 | 第43-45页 |
总结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