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国外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研究 | 第12-15页 |
·国内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研究的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1页 |
·提出了科学设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率的建议 | 第19-20页 |
·提出了适度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退税税种范围的建议 | 第20-21页 |
第2章 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21-28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涵义 | 第21-22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界定 | 第21页 |
·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补贴政策的区别 | 第21-22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原则 | 第22-23页 |
·税收管辖权原则 | 第22页 |
·国民待遇原则 | 第22页 |
·宏观调控原则 | 第22页 |
·稳定性原则 | 第22-23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退税原理 | 第23-25页 |
·增值税的征收原理 | 第23-24页 |
·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形式 | 第24页 |
·WTO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要求 | 第24-25页 |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 第25-26页 |
·促进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尽快缩小发展差距的需要 | 第26页 |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中国民族钽工业的需要 | 第26-27页 |
·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现状 | 第28-35页 |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28-31页 |
·出口退税政策早期发展与停滞时期(1950-1984) | 第28-29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初步形成时期(1985-1993) | 第29-30页 |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时期(1994-今) | 第30-31页 |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1-35页 |
·出口货物退税的企业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出口货物退税的对象及货物范围 | 第32-33页 |
·出口货物退税的税率 | 第33页 |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税依据 | 第33页 |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方式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为例 | 第35-44页 |
·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基本概况 | 第35页 |
·钽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35-36页 |
·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问题发生的背景和过程 | 第36-38页 |
·出口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 第36-37页 |
·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问题发生过程 | 第37-38页 |
·取消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钽工业所产生的影响 | 第38-41页 |
·取消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政策对钽工业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取消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钽工业产生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取消电容器级钽粉出口退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第40-41页 |
·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4页 |
·出口退税政策对产业发展支持不足,制约了其政策价值的实现 | 第41-42页 |
·出口退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增加了出口企业不可预测的国际经营风险 | 第42-43页 |
·出口退税政策缺乏科学和严密的管理体系,不适应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 第43-44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具体对策 | 第44-50页 |
·制定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44-45页 |
·有利于促进出口的原则 | 第44-45页 |
·宏观调控的原则 | 第45页 |
·稳定性原则 | 第45页 |
·可操作性强原则 | 第45页 |
·科学细分出口商品的税则号 | 第45-46页 |
·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分类退税的政策 | 第46页 |
·科学设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退税率 | 第46-47页 |
·适度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退税税种的范围 | 第47页 |
·借鉴国际经验,对企业统一实施“免、抵、退”的政策 | 第47页 |
·取消出口退税的计划指标 | 第47-48页 |
·强化出口退税政策管理 | 第48-50页 |
·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征退一体化管理机制 | 第48页 |
·加快出口退税管理的纵向与横向互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退税效率 | 第48-49页 |
·加快出口退税政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 第49页 |
·建立“滞纳金”制度,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