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壁面除锈爬壁机器人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外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发展概况 | 第12-20页 |
·真空吸附型爬壁机器人研究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磁吸附型爬壁机器人研究发展概况 | 第17-20页 |
·国内爬壁机器人的研究发展概况 | 第20-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除锈爬壁机器人总体方案与本体结构设计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总体结构方案 | 第25-30页 |
·吸附方式的选择 | 第25-27页 |
·行走方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驱动方式的选择 | 第28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 第28-30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 第30-44页 |
·吸附机构的设计 | 第30-36页 |
·永磁材料的选择 | 第30-31页 |
·磁路的设计 | 第31-34页 |
·磁路的封装 | 第34-36页 |
·驱动系统的设计 | 第36-38页 |
·传动机构的设计 | 第38-43页 |
·传动方式的选择 | 第38页 |
·链传动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38-41页 |
·链条的张紧装置 | 第41-42页 |
·履带驱动方式的确定 | 第42-43页 |
·真空除锈器的设计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除锈爬壁机器人静态受力与稳定性分析 | 第46-67页 |
·引言 | 第46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空间位姿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静稳性分析 | 第49-66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沿船体表面向下滑移 | 第49-51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绕A点纵向翻转 | 第51-52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横向翻转 | 第52-54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在船体表面上法向脱离 | 第54-55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沿船体表面下滚 | 第55-60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五种失稳形式的综合分析 | 第60-63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静稳性的数值仿真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除锈爬壁机器人动态受力与驱动平衡分析 | 第67-93页 |
·引言 | 第67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动平衡分析 | 第67-86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匀速上行动平衡分析 | 第67-73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匀速下行动平衡分析 | 第73-78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转向动平衡分析 | 第78-86页 |
·机器人平面的定义 | 第78-79页 |
·履带式爬壁机器人转向动力学模型 | 第79-81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转向动平衡分析 | 第81-86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动平衡的数值仿真分析 | 第86-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5章 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93-124页 |
·引言 | 第93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93-94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94-113页 |
·下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94-110页 |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 | 第95-96页 |
·AT89C51单片机及系统时钟与复位电路 | 第96-98页 |
·8155扩展I/O接口电路 | 第98-101页 |
·D/A转换与运算放大电路 | 第101-105页 |
·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第105-107页 |
·RS-485通讯接口电路 | 第107-109页 |
·系统电源解决方案 | 第109-110页 |
·上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10-113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13-120页 |
·上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第113-114页 |
·下位机控制软件设计 | 第114-116页 |
·上下位机 RS-485串口通讯软件的设计 | 第116-118页 |
·控制系统软件的调试 | 第118-120页 |
·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实验测试 | 第120-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附录 | 第130-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