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白花和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甘蓝型油菜白花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初步定位第12-36页
 1.文献综述第12-22页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2-13页
   ·常用分子标记的介绍第13-21页
     ·分子标记的类型第13-15页
     ·分子标记在油菜研究中的应用第15-2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2.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杂交组合的配制、种植与性状调查第22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2页
   ·基因池的构建第22-23页
   ·SSR分析第23页
   ·AFLP分析第23-26页
     ·总DNA的酶切与连接第23页
     ·预扩增第23-24页
     ·选择性扩增第24-25页
     ·PAGE胶的制备第25页
     ·电泳分离第25页
     ·染色与显影第25-26页
   ·AFLP标记的克隆和SCAR的转化第26-28页
     ·差异片段的回收及纯化第26页
     ·连接反应第26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26-27页
     ·重组子筛选、鉴定第27页
     ·克隆片段的测序及SCAR引物设计第27页
     ·PCR扩增和群体分析第27-28页
   ·基因型记载第28页
   ·数据统计第28页
   ·连锁图的绘制第28-29页
 3.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花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第29-31页
   ·SSR分析第31页
   ·AFLP分析第31页
   ·SCAR标记的转化第31-32页
   ·连锁图的绘制第32-33页
 4.讨论第33-36页
   ·花色性状的遗传第33-34页
   ·花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第34页
   ·AFLP的重复性和SCAR标记的转化第34-36页
第二章.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6-64页
 1.文献综述第36-48页
   ·油菜矮秆性状的遗传第36页
   ·植物矮化相关基因第36-48页
     ·赤霉素生物合成及调控第37-40页
     ·GA信号转导途径第40-47页
     ·油菜素内酯的生理效应及矮化突变体第47-4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8页
 2.材料和方法第48-51页
   ·材料第48页
   ·方法第48-51页
     ·杂交组合的配制,种植与性状调查第48页
     ·生理试验第48-49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9页
     ·SSR分析第49-50页
     ·同源序列法设计引物第50页
     ·SSCP分析第50页
     ·数据统计第50-51页
 3.结果与分析第51-61页
   ·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第51-54页
     ·正反交F_1的株高表现第51页
     ·F_2代的株高表现第51-52页
     ·BC_1群体的株高表现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生理试验第54-59页
     ·盆栽GA_3处理结果第54-56页
     ·MS培养基种子萌发试验结果第56-58页
     ·暗处理结果第58-59页
     ·小结第59页
   ·分子标记分析结果第59-61页
     ·SSR分析第59页
     ·SSCP分析第59-61页
 4.讨论第61-64页
   ·亲本的选配第61-62页
   ·生理试验第62-63页
     ·GA处理的时期、剂量及方式第62页
     ·植株对GA敏感性的判断标准第62-63页
   ·BSA法对质量-数量性状的可行性分析第63页
   ·同源序列法开发标记的可行性分析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保持性的遗传分析及其连锁分子标记
下一篇:陆地棉110个BAC测序结果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