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诚信问题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3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 2 政府诚信理论概述 | 第13-26页 |
| ·政府诚信的内涵 | 第13-15页 |
| ·政府诚信的定义 | 第13页 |
| ·政府诚信的本质和内涵 | 第13-14页 |
| ·政府诚信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第14-15页 |
|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府诚信思想 | 第15-17页 |
| ·政府诚信思想的起源 | 第15-16页 |
| ·政府诚信思想的发展 | 第16-17页 |
| ·西方政府诚信的思想 | 第17-18页 |
| ·契约理论是西方政府理论的基础 | 第17页 |
| ·政府诚信是契约理论的基础 | 第17-18页 |
| ·马克思主义政府管理思想 | 第18-20页 |
| ·马克思的政府论与诚信思想 | 第18页 |
| ·当代中国政府诚信思想发展 | 第18-20页 |
| ·政府诚信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 第20-26页 |
| ·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 | 第20-22页 |
| ·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 | 第22-23页 |
| ·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 第23-24页 |
| ·政府诚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 第24页 |
| ·政府诚信是全球化战略的要求 | 第24-26页 |
| 3 政府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政府决策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 | 第26页 |
| ·政府承诺的失信 | 第26-27页 |
| ·政府信息透明度不高 | 第27页 |
| ·政府官员弄虚作假和行政腐败 | 第27-30页 |
| 4 政府失信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 ·思想原因 | 第30页 |
| ·思想多元化的影响 | 第30页 |
| ·思想道德教育政治化的影响 | 第30页 |
| ·历史原因 | 第30-32页 |
| ·封建专制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诚信的历史性断层 | 第31-32页 |
| ·制度和法律原因 | 第32-35页 |
| ·制度原因 | 第32-34页 |
| ·法律原因 | 第34-35页 |
| ·政治学原因 | 第35-37页 |
| ·政府行为公共性与自利性的矛盾 | 第35-36页 |
| ·政府行为的内部性 | 第36-37页 |
| 5 政府诚信建设的主要途径 | 第37-43页 |
| ·规范职能职权定位,打造精简高效政府 | 第37-38页 |
| ·尽快健全法律法规,严格坚持依法行政 | 第38页 |
| ·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化公共决策 | 第38-39页 |
| ·强化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廉洁诚信政府 | 第39-41页 |
| ·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 | 第41页 |
| ·完善信用管理,打造诚信政府 | 第41-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