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述 | 第10-13页 |
·生态环境及其质量评价 | 第10-11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 第11-12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存在问题 | 第12-13页 |
·GIS 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需求分析 | 第17-23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0页 |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17-19页 |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具体需求 | 第20-21页 |
·基础数据需求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与覆盖信息的遥感提取 | 第23-40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数据提取技术流程 | 第23-24页 |
·影像处理 | 第24-29页 |
·影像准备 | 第24-28页 |
·图像几何精纠正 | 第28-29页 |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的解译 | 第29-34页 |
·土地分类系统 | 第30页 |
·解译标志 | 第30-32页 |
·解译方法及要求 | 第32-33页 |
·人机交互判读的质量控制 | 第33-34页 |
·野外核查与数据统计 | 第34-40页 |
·野外核查 | 第34-38页 |
·细小地物扣除与面积统计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陕西省生态环境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8页 |
·数据库要求 | 第40-41页 |
·总体设计 | 第41-48页 |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 | 第41-42页 |
·Geodatabase 的结构体系 | 第42-45页 |
·基于Geodatabase 的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45-48页 |
·逻辑设计 | 第48-52页 |
·物理设计 | 第52-55页 |
·陕西省生态环境数据库建库的关键性问题 | 第55-58页 |
·数据的质量控制 | 第55-56页 |
·数据库空间参考(Sptial Reference)系统的设计 | 第56-57页 |
·数据的备份与安全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58-70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58-63页 |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58-59页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第59页 |
·选择的指标及其含义 | 第59-60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60-62页 |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计算方法 | 第62页 |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及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分级 | 第62-63页 |
·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63-68页 |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63-65页 |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 第65-68页 |
·评价结果 | 第68-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