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专业舞蹈教育 | 第9-10页 |
第二节 公共舞蹈教育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公共舞蹈教育的意义 | 第11-14页 |
一、提高审美能力 | 第11-12页 |
二、塑造健康形体 | 第12-13页 |
三、提高社交能力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与公共舞蹈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第14-15页 |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第14页 |
二、调查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三、调查的时间 | 第14页 |
四、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 | 第15-22页 |
一、培养方向 | 第15-17页 |
二、教学资源 | 第17-21页 |
三、教育实践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与公共舞蹈教育的比较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两种舞蹈教育的共性 | 第22-25页 |
一、舞蹈本体的教学 | 第22-23页 |
二、相同年龄阶段的教学对象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两种舞蹈教育的区别 | 第25-28页 |
一、培养方向的不同 | 第25-26页 |
二、教学资源的不同 | 第26-27页 |
三、实践评价的不同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专业舞蹈教育对公共舞蹈教育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一、对教师观念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 第29页 |
三、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四节 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一、培养层面与专业舞蹈教育相混淆 | 第30-31页 |
二、培养策略与专业舞蹈教育相混淆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舞蹈教育发展思考 | 第32-41页 |
第一节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 第32-34页 |
一、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 | 第32页 |
二、选择合理多样的课程设置 | 第32页 |
三、选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 第32-33页 |
四、选择动静结合的教学形式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 第34-37页 |
一、确立因材施教原则 | 第34-35页 |
二、掌握循序渐进方法 | 第35页 |
三、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 第35-36页 |
四、把握课堂调控策略 | 第36页 |
五、运用课堂语言艺术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 第37-38页 |
一、强调审美核心 | 第37页 |
二、强调育人为本 | 第37-38页 |
三、强调师生交流 | 第38页 |
第四节 完善教师各项能力 | 第38-41页 |
一、博专相济的能力 | 第39页 |
二、舞蹈示范的能力 | 第39-40页 |
三、教学研究的能力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