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物权公示与公信原则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物权之公示原则----对物权静态安全之保护 | 第8-9页 |
第二节 公示之推定力、对抗力、公信力----对交易安全之保护 | 第9-14页 |
第二章 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公信力之考察及比较 | 第14-45页 |
第一节 物权变动立法模式概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不同立法模式下公信力规定之考察 | 第15-19页 |
第三节 不同立法模式下的适用效果之考察 | 第19-25页 |
第四节 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立法模式之比较 | 第25-28页 |
第五节 债权形式主义与物权形式主义之比较 | 第28-45页 |
第三章 公信力的法律构造 | 第45-55页 |
第一节 占有的公信力----动产善意取得之制度构造 | 第45-52页 |
第二节 登记的公信力----不动产善意取得之制度构造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对《物权法》公信力规定的一些解读 | 第55-61页 |
第一节 我国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之选择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关于公信力的规定 | 第56-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