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 第11-16页 |
第一章 金融衍生品概述 | 第16-25页 |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性质和种类 | 第16-20页 |
(一)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 | 第16页 |
(二) 金融衍生品的性质 | 第16-19页 |
(三) 金融衍生品的种类 | 第19-20页 |
二、金融衍生品的功能和风险 | 第20-22页 |
(一) 金融衍生品的功能 | 第20-21页 |
(二)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 第21-22页 |
三、金融衍生品交易方式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 第22-23页 |
(一) 集中竞价交易和柜台交易 | 第22-23页 |
(二)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和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 第23页 |
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一)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二) 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现状 | 第25-35页 |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性质和框架 | 第25-29页 |
(一) 金融监管的概念 | 第25页 |
(二) 金融监管的性质 | 第25-26页 |
(三) 金融监管的框架 | 第26-29页 |
二、金融监管的沿革 | 第29-31页 |
(一) 金融监管理论的萌芽阶段 | 第29-30页 |
(二) 金融监管理体系的形成阶段 | 第30页 |
(三) 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阶段 | 第30-31页 |
三、美国次贷危机暴露的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新问题 | 第31-35页 |
(一) 国际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现状 | 第31-33页 |
(二) 银行业金融衍生品监管暴露的问题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对次贷危机中监管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 第35-43页 |
一、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观因素 | 第35-41页 |
(一) 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认识不足 | 第35-38页 |
(二) 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目标动摇 | 第38页 |
(三) 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监管手段单一 | 第38-41页 |
二、金融衍生品监管失灵的客观因素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对商业银行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策略设计 | 第43-47页 |
一、以控制银行业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规模作为监管的思路 | 第43-44页 |
二、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策略安排 | 第44-47页 |
(一) 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施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即时监管 | 第45页 |
(二) 建立金融衍生品交易保证金制度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