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家蚕遗传图谱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家蚕经典连锁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家蚕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R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第19页 |
·RAPD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第19页 |
·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第19-20页 |
·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第20页 |
·SN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 第20-21页 |
·家蚕的基因组图谱 | 第21-29页 |
·基因功能注释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家蚕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9-33页 |
·研究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的重要意义 | 第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家蚕第27、28染色体遗传图谱整合 | 第33-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分子标记收集 | 第33页 |
·序列比对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5页 |
·利用SNP标记对家蚕第27号染色体进行图谱整合 | 第34-38页 |
·利用SNP标记对家蚕第28号染色体进行图谱整合 | 第38-41页 |
·利用SSR标记对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进行图谱整合 | 第41-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的GAPS填补 | 第47-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数据和材料来源 | 第47页 |
·信息分析 | 第47-48页 |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48页 |
·主要溶液及配制 | 第4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8-49页 |
·PCR引物、反应体系和程序的设计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未匹配BAC末端序列的获得 | 第50-51页 |
·未匹配BAC的比对和Gaps填补结果 | 第51-54页 |
·对Gaps填补的PCR验证 | 第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57-7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7-58页 |
·序列集合及分析方法 | 第57页 |
·序列比对 | 第57页 |
·基因相关数据的统计 | 第57-58页 |
·蛋白质结构域预测 | 第58页 |
·基因芯片表达谱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8页 |
·基因的数目 | 第58页 |
·基因的长度 | 第58-59页 |
·外显子和内含子 | 第59-61页 |
·GC含量 | 第61页 |
·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61-65页 |
·基因表达 | 第65-68页 |
·讨论 | 第68-73页 |
·基因数目的预测 | 第68页 |
·内含子 | 第68页 |
·GC含量 | 第68-69页 |
·蛋白编码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69-70页 |
·基因表达 | 第70-73页 |
第六章 家蚕糖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分析 | 第73-8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基因数据集 | 第73页 |
·糖转运蛋白基因的鉴定 | 第73页 |
·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分析 | 第73-74页 |
·27号染色体上糖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和表达分析 | 第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83页 |
·家蚕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 第74-80页 |
·27号染色体上糖转运蛋白的结构分析 | 第80-82页 |
·27号染色体上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7页 |
·家蚕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 第83-84页 |
·糖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84-86页 |
·27号染色体上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 | 第86-87页 |
第七章 家蚕第27、28号染色体突变基因的可能表型 | 第87-10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7-88页 |
·数据库和基因组序列 | 第87页 |
·同源性检索 | 第87页 |
·突变基因的可能表型 | 第87-8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8-102页 |
·第27号染色体基因同源检索的结果 | 第88-96页 |
·第28号染色体基因同源检索的结果 | 第96-102页 |
·讨论 | 第102-105页 |
第八章 综合和结论 | 第105-109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09-11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附录 | 第119-131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研课题情况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