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 第10页 |
·对相关概念的界说及理论梳理 | 第10-16页 |
·关于“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关于“身份认同”理论的梳理 | 第11-13页 |
·后殖民语境下异文化处境中与政治意识形态下国族认同语境中的“身份认同”的甄别 | 第13-16页 |
2 圆融多重文化与身份认同建构 | 第16-23页 |
·传统的滋养——家族文化的继承 | 第16-19页 |
·家族文化与传统熏陶 | 第16-18页 |
·家族女性命运的记忆 | 第18-19页 |
·新变的洗礼——五四文化的自觉 | 第19-21页 |
·异质文化的对抗——民族文化的坚守 | 第21-22页 |
·生命的寻根——“一个中国”身份认同的高扬 | 第22-23页 |
3 “中国经验”的文学呈现 | 第23-32页 |
·自囚与逃逸——性别意识下的女性经验言说 | 第23-26页 |
·敬重与惋惜:“没有跳过来”的女性悲剧命运 | 第23-24页 |
·抗争与追求:冲破封建桎梏的“独立女性” | 第24-26页 |
·此岸与彼岸——民族认同与追忆下的中国情结 | 第26-32页 |
·回望与重建——人伦和谐家园的想象 | 第26-29页 |
·“两地”文化一线牵:文化乡愁与精神追思 | 第29-32页 |
4 “本是同根生”,何处是归程——“中国人”的不同体认 | 第32-38页 |
·离别与归属:与同时代大陆去台作家比较 | 第32-34页 |
·守望与回眸:与去台并定居台湾作家比较 | 第32-33页 |
·移居与放逐:与去台后移居海外作家比较 | 第33-34页 |
·追寻与自审:与台湾本土作家比较 | 第34-36页 |
·多重文化圆融整合下的“一个中国”的身份认同的意义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