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缩略语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目次 | 第15-19页 |
1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8页 |
·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在生物体内的研究 | 第20-24页 |
·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 第20-21页 |
·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在体内的转运 | 第21-24页 |
·疏水改性乙二醇壳聚糖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24-26页 |
·课题的提出(立题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2 第二章 胆固醇疏水改性乙二醇壳聚糖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体外评价 | 第28-4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CHS与CHGC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9-30页 |
·CHGC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0-31页 |
·CHGC自聚集纳米粒作为吲哚美辛药物载体的体外评价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CHS与CHGC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32-38页 |
·CHGC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42页 |
·CHGC自聚集纳米粒作为吲哚美辛药物载体的体外评价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第三章 载阿霉素胆固醇-乙二醇壳聚糖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 第47-6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0页 |
·载药纳米粒中阿霉素含量分析方法的确立 | 第48页 |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 第48页 |
·载药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与形态 | 第48-49页 |
·载药纳米粒的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 第49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49页 |
·荧光淬灭试验 | 第49页 |
·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 第49-50页 |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 | 第5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载药纳米粒中阿霉素的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载药纳米粒的理化性质 | 第51-55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55-56页 |
·荧光淬灭试验 | 第56-57页 |
·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 第57-59页 |
·载药纳米粒的稳定性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第四章 载阿霉素胆固醇-乙二醇壳聚糖自聚集纳米粒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 | 第62-8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2页 |
·材料 | 第62页 |
·仪器 | 第62页 |
·动物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66页 |
·大鼠血浆中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2-64页 |
·载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 第64页 |
·荷S180瘤小鼠血浆与组织中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4-65页 |
·载药纳米粒在荷S180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第65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65-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80页 |
·大鼠血浆中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6-68页 |
·载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 第68-69页 |
·荷S180瘤小鼠血浆与组织中阿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69-76页 |
·载药纳米粒DCN-16在荷S180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第76-80页 |
·载药纳米粒DCN-16肿瘤靶向性评价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5 第五章 载阿霉素胆固醇-乙二醇壳聚糖自聚集纳米粒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第82-9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2-83页 |
·材料 | 第82页 |
·仪器 | 第82-83页 |
·动物 | 第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体外细胞实验 | 第83-84页 |
·载药纳米粒对荷S180瘤小鼠的抑瘤实验 | 第84-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2页 |
·体外细胞实验 | 第85-88页 |
·载药纳米粒对荷S180瘤小鼠的抑瘤实验 | 第88-91页 |
·病理切片的形态学观察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6 第六章 亚油酸疏水改性低分子量乙二醇壳聚糖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体外评价 | 第93-11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94-95页 |
·材料 | 第94页 |
·仪器 | 第94-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98页 |
·低分子量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 | 第95页 |
·LALGC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95-96页 |
·LALGC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96-97页 |
·LALGC自聚集纳米粒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的体外评价 | 第97-9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0页 |
·LALGC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98-103页 |
·LALGC自聚集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103-106页 |
·LALGC自聚集纳米粒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的体外评价 | 第106-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7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11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6页 |
综述 | 第126-150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