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铁路柔性轨道可行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铁路轮渡发展概况 | 第13-30页 |
·铁路轮渡概述 | 第13-25页 |
·铁路轮渡产生背景 | 第13-15页 |
·铁路轮渡系统组成部分 | 第15-18页 |
·铁路轮渡作业流程 | 第18-20页 |
·轮渡系统技术要求 | 第20-21页 |
·铁路轮渡系统管理机制 | 第21-23页 |
·现阶段轮渡建造的最新技术 | 第23-25页 |
·国内外主要铁路轮渡运行现状 | 第25-27页 |
·世界铁路轮渡总体分布情况 | 第25-26页 |
·中国铁路轮渡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铁路轮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铁路轮渡发展趋势分析 | 第28-30页 |
·桥隧建设对轮渡的影响 | 第28-29页 |
·铁路轮渡未来发展方向 | 第29-30页 |
第3章 新型铁路柔性轨道理论分析 | 第30-42页 |
·铁路轮渡栈桥技术特点概括 | 第30-31页 |
·新型铁路柔性轨道简介 | 第31-33页 |
·柔性轨道模型受力与变形量分析 | 第33-42页 |
·柔性轨道受力变形分析 | 第33-37页 |
·轨道弯曲变形量分析 | 第37-42页 |
第4章 基于有限元原理的柔性轨道模型建立 | 第42-57页 |
·有限元分析法综述 | 第42-49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42-43页 |
·空间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43-47页 |
·有限元法的分析过程 | 第47-49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建模中的应用 | 第49-52页 |
·ANSYS的分析步骤 | 第50-51页 |
·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 | 第51-52页 |
·柔性轨道模型的建立 | 第52-57页 |
·柔性轨道基本结构 | 第52-53页 |
·建模方法的确定 | 第53-54页 |
·轨道剖面的图形调用 | 第54-57页 |
第5章 轨道模型的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 | 第57-64页 |
·钢轨截面的定义 | 第57页 |
·单元类型的定义 | 第57-59页 |
·约束及载荷处理 | 第59-60页 |
·求解及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4页 |
·结论与不足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