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第11-16页
 (一)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第11-12页
  1、大学生就业的含义第11页
  2、大学生就业的特点第11-12页
 (二)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与机遇第12-16页
  1、当前大学生就业新形势第12-14页
  2、金融风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14页
  3、新时期大学生应抓住的机遇第14-16页
二、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第16-24页
 (一)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第16-17页
  1、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制约大学生就业第16-17页
  2、三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毕业生合理就业第17页
 (二) 政府职能的影响第17-19页
  1、某些制度和政策阻碍大学生就业第17-18页
  2、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欠缺第18-19页
 (三) 高等教育内部原因的影响第19-20页
  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供需错位第19-20页
  2、教育引导方向的偏差第20页
  3、就业指导仍需完善第20页
 (四) 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中存在的问题第20-22页
  1、就业歧视阻碍毕业生就业第20页
  2、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正常的就业秩序第20-21页
  3、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失真第21页
  4、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高消费”第21页
  5、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第21-22页
 (五) 就业难的学生个人原因第22-24页
  1、就业观念的偏差第22页
  2、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第22页
  3、就业诚信缺失挤压就业成功率第22-24页
三、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第24-32页
 (一) 优化政府职能:发展经济、调整政策、加强监管第24-27页
  1、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第24页
  2、将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第24页
  3、改革影响就业的相关体制和制度第24-25页
  4、制订就业鼓励政策,确保严格落实第25页
  5、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第25页
  6、完善政府的信息服务职能第25-26页
  7、建立合理的就业统计指标体系第26页
  8、建立实习基地第26-27页
 (二) 高等学校要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第27-29页
  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和专业的设置第27页
  2、开拓和完善就业市场第27页
  3、指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第27-28页
  4、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第28页
  5、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第28页
  6、加强学校和企业、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第28-29页
 (三) 用人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29-30页
  1、用人单位应树立人才储备观第29页
  2、用人单位应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第29页
  3、用人单位要走出“工作经验”的误区第29页
  4、用人单位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杜绝人才高消费第29-30页
 (四)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价值第30-31页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服从祖国的需要第30页
  2、转变“精英”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第30页
  3、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30页
  4、注重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第30-31页
  5、学习掌握基本应聘技巧第31页
 (五) 互联网平台的高效利用将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第31-32页
四、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第32-36页
 (一) 美国第32-33页
  1、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第32页
  2、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利用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第32-33页
 (二) 英国第33页
 (三) 加拿大第33-34页
 (四) 日本第34页
 (五) 国外大学生就业经验对我国的借鉴第34-36页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第34页
  2、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34页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第34-35页
  4、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促使大学生合理就业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录第39-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
下一篇: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