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直面新时期的形势变化下高校辅导员工作 | 第9-14页 |
(一) 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环境及形式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 第9-10页 |
1.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 第9页 |
2. 社会转型不断深化 | 第9-10页 |
3.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 第10页 |
(二) 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新特点 | 第10-12页 |
1. 思维方式多向 | 第10-11页 |
2. 价值取向多元 | 第11页 |
3. 道德取向多样 | 第11-12页 |
(三)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 | 第12-14页 |
1. 具备国际化视野 | 第12页 |
2. 拥有创新性思维 | 第12页 |
3.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 第12-14页 |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理念 | 第14-18页 |
(一)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 第14-16页 |
1.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 第14-15页 |
2.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 第15页 |
3.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 第15-16页 |
(二)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理念 | 第16-18页 |
1. 尊重为本的理念 | 第16页 |
2. 培养至上的理念 | 第16-17页 |
3. 实效为先的理念 | 第17-18页 |
三、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构建原则 | 第18-22页 |
(一)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学科基础 | 第19-20页 |
3. 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知识借鉴 | 第20页 |
(二) 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0-22页 |
1. 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 | 第20页 |
2. 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第20页 |
3. 尊重时代发展的规律 | 第20-22页 |
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 第22-34页 |
(一) 传统教育方法及其时代运用 | 第22-28页 |
1. 谈心教育法 | 第22-23页 |
2. 榜样教育法 | 第23-26页 |
3. 主题教育法 | 第26-28页 |
(二)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 第28-31页 |
1. 网络谈心法 | 第28-29页 |
2. 实践体验法 | 第29-30页 |
3. 自我教育法 | 第30-31页 |
(三)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运用艺术 | 第31-34页 |
1. 语言运用的艺术 | 第31-32页 |
2. 时间场地运用的艺术 | 第32-33页 |
3. 过程调控的艺术 | 第33页 |
4. 方法组合运用的艺术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