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2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5-46页 |
·企业成长理论回顾 | 第25-34页 |
·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 第34-38页 |
·技术核心能力研究现状 | 第38-40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分析 | 第46-75页 |
·技术核心能力的本质与要素分析 | 第46-55页 |
·技术核心能力的内涵界定 | 第46-49页 |
·技术核心能力的知识本质 | 第49-52页 |
·技术核心能力的一般特征 | 第52-54页 |
·技术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54-55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55-67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 第55-59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式 | 第59-63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路径 | 第63-65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阶段 | 第65-67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演进机理分析 | 第67-74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 | 第67-69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动态演进的一般过程 | 第69-71页 |
·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动态演进的“平台-台阶”模式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机理分析 | 第75-88页 |
·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 | 第75-81页 |
·企业成长的异质性源泉 | 第75-78页 |
·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异质性分析 | 第78-81页 |
·技术核心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 | 第81-84页 |
·基本技术能力与高技术企业的生存 | 第81-82页 |
·次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 | 第82页 |
·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 第82-83页 |
·动态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 | 第83-84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最优规模的确定与变迁 | 第84-87页 |
·技术核心能力决定下的最优规模 | 第84-86页 |
·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最优规模的变迁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88-136页 |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88-97页 |
·技术核心能力相关假设 | 第88-92页 |
·技术核心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影响假设 | 第92-96页 |
·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的概念模型 | 第96-97页 |
·数据方法 | 第97-100页 |
·变量设置 | 第97-99页 |
·样本收集 | 第99-100页 |
·方法描述 | 第100页 |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100-135页 |
·小样本统计分析 | 第100-116页 |
·大样本统计分析 | 第116-130页 |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130-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六章 基于技术核心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的构建 | 第136-150页 |
·企业成长模式的权变选择 | 第136-138页 |
·企业成长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136-137页 |
·选择企业成长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 第137-138页 |
·当前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辨析 | 第138-141页 |
·国外典型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 | 第138-139页 |
·我国典型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 | 第139-141页 |
·高技术企业三维空间成长模式重构 | 第141-145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维度划分及其关系分析 | 第141-143页 |
·高技术企业三维空间成长模式的构建 | 第143-145页 |
·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的实现机制设计 | 第145-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150-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152-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6页 |
附录 | 第166-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