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中外合作办学产生的背景 | 第23-25页 |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历程回顾 | 第25-28页 |
·慎重开放阶段 | 第25-26页 |
·扩大开放阶段 | 第26-27页 |
·规范管理阶段 | 第27-28页 |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中外合作办学布局结构初步形成 | 第28-31页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日趋多样化 | 第31-33页 |
第3章 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3-43页 |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非法违法开展办学活动,虚假现象突出 | 第33-34页 |
·"公益性"变成"营利性",乱收费现象严重 | 第34页 |
·重复引进低劣教育资源,低水平办学问题突出 | 第34-35页 |
·年审评估不科学,办学行为不规范 | 第35-36页 |
·盲目开设新专业,师资队伍不合理 | 第36-37页 |
·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因素分析 | 第37-43页 |
·法律法规及管理措施出台滞后,政策内容不够全面 | 第38页 |
·中外双方办学主旨相悖,社会公益性目标体现不够 | 第38-39页 |
·非营利性制度的约束,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艰难 | 第39-40页 |
·内外监管机制的缺失,致使办学行为普遍欠规范 | 第40-41页 |
·缺乏科学规范的师资准入制度,教师能力不适应 | 第41-43页 |
第4章 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的策略 | 第43-51页 |
·坚持以我为主,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方向 | 第43-44页 |
·坚持科学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域 | 第43-44页 |
·坚持为提升办学能力服务 | 第44页 |
·坚持为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服务 | 第44页 |
·坚持为我所用,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 第44-46页 |
·提高对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鉴别判断能力 | 第44-45页 |
·提高对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消化吸收能力 | 第45页 |
·加大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政策扶持 | 第45-46页 |
·坚持质量优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第46-47页 |
·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第46页 |
·积极采用国际通行的课程标准 | 第46-47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7页 |
·坚持规范管理,切实维护办学质量和声誉 | 第47-49页 |
·加强招生录取管理 | 第47-48页 |
·加强颁发证书管理 | 第48页 |
·加强收费和财务管理 | 第48-49页 |
·坚持科学领导,为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第49-51页 |
·切实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更新 | 第49页 |
·切实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组织领导 | 第49-50页 |
·切实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统筹管理 | 第50-51页 |
第5章 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与创新趋势展望 | 第51-55页 |
·开展营利性合作办学的试点 | 第51-52页 |
·将合作办学的层次深入延展 | 第52-53页 |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创新 | 第53-54页 |
·将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到海外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