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一)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访问调查法 | 第14-15页 |
2、文献参考法 | 第15-16页 |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本体论研究 | 第16-26页 |
(一) 内涵界定 | 第16-21页 |
1、教学 | 第16-17页 |
2、生态化教学 | 第17-20页 |
3、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 | 第20-21页 |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21-26页 |
1、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 | 第21-22页 |
2、教学活动整体协调统一 | 第22页 |
3、教学系统内各要素具有开放性 | 第22-23页 |
4、教学活动具有动态平衡性 | 第23-24页 |
5、教学主体相互平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 第24-25页 |
6、教学的动态生成性 | 第25-26页 |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态学视角分析 | 第26-31页 |
(一) 限制因子定律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26-27页 |
(二) 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27-28页 |
(三) 花盆效应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28-29页 |
(四) 生态位原理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29-31页 |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1-42页 |
(一) 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的必要性 | 第31-35页 |
1、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是当今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第31页 |
2、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第31-32页 |
3、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 第32-33页 |
4、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33-35页 |
(二) 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可行性分析 | 第35-42页 |
1、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 | 第35-37页 |
2、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的实践依据 | 第37-42页 |
四、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态化教学的建构 | 第42-58页 |
(一) 确立生态化教学价值观 | 第42-45页 |
1、珍惜生命的唯一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 第43-44页 |
2、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 第44-45页 |
3、关照生命的整体性,注重生命的完整性 | 第45页 |
(二) 生态化教学中的师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 第45-49页 |
1、生态化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 第45-47页 |
2、生态化教学中的学生角色 | 第47页 |
3、生态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 第47-49页 |
(三) 生态化教学目标 | 第49-51页 |
(四) 教学内容生态化 | 第51-53页 |
1、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 第52页 |
2、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 第52页 |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 第52-53页 |
(五) 教学方法生态化 | 第53-55页 |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性、综合化 | 第53页 |
2、以启发式教学为基本指导思想 | 第53-54页 |
3、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参与性 | 第54页 |
4、重视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54-55页 |
(六) 教学评价生态化 | 第55-58页 |
1、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55-56页 |
2、评价内容全面化 | 第56页 |
3、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