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机制评价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4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本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第9-11页
  一、基本概念第9-10页
  二、研究目标第10页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第10-11页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1-12页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股权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4-20页
 第一节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第14-15页
  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第15页
  三、激励理论第15-16页
 第二节 股权激励的效果研究第16-18页
  一、薪酬激励检验第16页
  二、股权激励检验第16-18页
 第三节 股权激励的要素研究第18-20页
第三章 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机理第20-29页
 第一节 股权激励机制的起源和演进第20-21页
  一、兴起阶段第20页
  二、盛行阶段第20-21页
  三、下滑阶段第21页
 第二节 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分析第21-23页
  一、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矛盾第21-22页
  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第22页
  三、抑制代理人的短视行为第22-23页
  四、吸引和稳定异质性人才第23页
 第三节 股权激励机制的形式第23-26页
  一、五种形式第23-25页
  二、综合比较第25-26页
 第四节 股权激励方案的构成要素第26-29页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的原因第29-40页
 第一节 股权激励在中国的进展第29-33页
  一、探索阶段第29-31页
  二、规范阶段第31-33页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现有薪酬体系的缺陷第33-37页
  一、薪酬结构的分析第33-35页
  二、薪酬评价体系的分析第35-37页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的可行性第37-40页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应用的效果评价第40-54页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应用第40-42页
  一、应用的描述第40-42页
  二、应用的概括第42页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评价标准第42-45页
  一、评价角度的选择第42-43页
  二、评价标准的应用第43-45页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的评价第45-54页
  一、股票期权的选人作用第46页
  二、股票期权的留人作用第46-52页
  三、评价的归纳第52-54页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股权激励机制的改进建议第54-60页
 第一节 评价的深化第54-55页
  一、股权激励机制的认识误区第54页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第54-55页
  三、证券市场有效性不足第55页
 第二节 改进的必要性第55-57页
 第三节 改进的建议第57-60页
  一、以股权激励作为党政任命的补充第57页
  二、选择合适股权激动模式,适度扩大持股比例第57-58页
  三、调整行权价格第58-60页
结论第60-61页
注释第61-63页
附录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与中国产业集群和升级--以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生产性服务业为例
下一篇:集体学习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