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1页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2-15页
     ·当代科学研究范式的转移与变革第12页
     ·合作/协作科学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变革第12-13页
     ·高校科研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变革第13-14页
     ·问题提出第14-15页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5-16页
   ·当前研究现状第16-24页
     ·关于e-Science第16-18页
     ·关于e-Research/e-Researching第18-22页
     ·关于通过网络组织和实施合作研究第22-24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4-25页
     ·研究目标第24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24-25页
   ·研究方法论概述第25-29页
     ·开发研究概述第25-27页
     ·开发研究的过程第27-29页
   ·本论文结构安排第29-31页
第2章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设计的理论探源第31-43页
   ·e环境下合作研究的概念界定第31-33页
     ·e-Research第31-32页
     ·e环境第32页
     ·合作研究第32-33页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及其启示第33-36页
     ·CSCW基本特征及启示第34页
     ·CSCW时间和空间协同的划分与启示第34-35页
     ·CSCW角色协同、信息协同、流程协同第35-36页
   ·社会建构主义与社会互动理论及其启示第36-40页
     ·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第36-37页
     ·社会建构主义的启示第37-38页
     ·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第38-39页
     ·社会互动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39-40页
   ·系统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第40-41页
   ·信息架构学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第41-43页
第3章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系统设计第43-60页
   ·系统分析第43-48页
     ·需求分析第43-44页
     ·使用者分析第44页
     ·合作研究工作流程基本模型第44-48页
     ·平台子系统划分第48页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系统建模第48-52页
     ·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第48-49页
     ·用户管理子系统第49-50页
     ·组管理子系统第50页
     ·课题研究子系统第50-51页
     ·资源管理子系统第51-52页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系统设计第52-60页
     ·平台体系结构设计第52-53页
     ·功能模块设计第53-60页
第4章 e环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台系统实现第60-84页
   ·平台开发技术及环境选择第60-63页
     ·Web开发语言第60-61页
     ·网络数据库第61-62页
     ·平台工作环境第62页
     ·网络拓扑图第62-63页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第63-80页
     ·系统主界面第63-64页
     ·用户管理第64-68页
     ·研究课题组管理第68-75页
     ·合作工具之一:论坛第75-76页
     ·合作工具之二:在线聊天室第76-79页
     ·合作工具之三:合作撰写工具 Wiki第79-80页
   ·系统安全性的设计实现第80-84页
     ·系统安全基本设计策略第80-82页
     ·系统安全性的实现第82-84页
第5章 平台实现与应用的评价第84-97页
   ·开发实现过程的评价第84-85页
   ·平台应用评价第85-97页
     ·平台应用的实施第85-86页
     ·平台应用效果分析第86-9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7-100页
   ·研究成果第97页
   ·研究创新第97页
   ·不足与改进第97-98页
   ·研究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附录1第104-105页
附录2第105-107页
附录3第107-10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109页
后记·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2.0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引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