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引导人”角色的定位 | 第11-20页 |
·产生背景 | 第11-13页 |
·国际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背景 | 第12-13页 |
·基本内涵 | 第13-16页 |
·政府“引导人”角色的基本含义 | 第13-14页 |
·政府“引导人”角色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引导人”角色的内涵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人化自然观 | 第16-17页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第17-18页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 第18页 |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读“引导人”角色的合理性 | 第18-20页 |
3 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政府确立“引导人”角色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政治方面—实行生态政治的需要 | 第20-22页 |
·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广泛认同的需要 | 第20-21页 |
·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 | 第21-22页 |
·经济方面—发展生态经济的需要 | 第22-24页 |
·生态经济的基础环节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生态经济的核心环节发展的需要 | 第23-24页 |
·文化方面—培育生态文化的需要 | 第24-26页 |
·学术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的需要 | 第24页 |
·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互动的需要 | 第24-26页 |
4 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政府“引导人”角色缺失及完善 | 第26-33页 |
·我国政府“引导人”角色的缺失 | 第26-28页 |
·对公众生态文明的政治认同和参与缺乏积极引导 | 第26页 |
·对公众的消费行为缺乏积极引导 | 第26-27页 |
·对社会的生态文化构建缺乏积极引导 | 第27-28页 |
·我国政府“引导人”角色的完善 | 第28-33页 |
·引导公众进行有序的生态参与 | 第28-30页 |
·引导公众生态消费体系的完善 | 第30-31页 |
·引导社会生态教育机制的建设 | 第31-33页 |
5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个人简介 | 第36-37页 |
导师简介 | 第37-38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