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特性实验研究及层燃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床层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焦炭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性变化的研究 | 第17-19页 |
·焦炭燃烧灰层扩散系数的研究 | 第19-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1页 |
第二章 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 第31-61页 |
·前言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焦炭反应性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51页 |
·温度影响 | 第35-36页 |
·停留时间影响 | 第36-39页 |
·煤中矿物质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焦炭反应性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43-51页 |
·焦炭反应性计算模型 | 第51-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焦炭灰层扩散阻力系数的研究 | 第61-75页 |
·前言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8页 |
·实验原理 | 第61-63页 |
·实验台架 | 第63-65页 |
·实验步骤 | 第65-68页 |
·实验结果讨论与计算 | 第68-70页 |
·球形扩散系数转化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床层燃烧的数值建模 | 第75-97页 |
·前言 | 第75-76页 |
·物理化学过程模型 | 第76-82页 |
·水分析出 | 第76-77页 |
·挥发分析出与燃烧 | 第77-79页 |
·焦炭燃烧与气化 | 第79-82页 |
·床层模型 | 第82-88页 |
·气相控制方程 | 第82-84页 |
·固相控制方程 | 第84-88页 |
·物性参数 | 第88-89页 |
·煤的密度 | 第88页 |
·煤的比热 | 第88-89页 |
·炉膛气相燃烧模型 | 第89-90页 |
·床层与炉膛的耦合 | 第90-91页 |
·对流换热的耦合 | 第91页 |
·辐射换热的耦合 | 第91页 |
·数值方法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符号说明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五章 层燃模型的验证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97-118页 |
·前言 | 第97页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97-100页 |
·单元体炉原理 | 第97-98页 |
·单元体炉实验台 | 第98-99页 |
·实验步骤 | 第99-100页 |
·床层燃烧过程分析 | 第100-105页 |
·层燃模型验证与计算 | 第105-107页 |
·层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107-114页 |
·配风方式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颗粒大小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床层高度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焦炭燃烧特性的实炉验证与调整 | 第118-131页 |
·前言 | 第118页 |
·层燃模型的实炉验证 | 第118-125页 |
·测试方法 | 第118-120页 |
·实炉燃烧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实炉数值计算与校核 | 第121-125页 |
·实炉运行配风调整 | 第125-129页 |
·不同配风方案的数值模拟 | 第125-128页 |
·实炉的配风调整 | 第128-129页 |
·小结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1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第131-134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2页 |
·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33-134页 |
符号说明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