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上网电价监管新模式与外部成本内置新机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2-16页
     ·电价波动风险是电力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第12-13页
     ·我国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第13-14页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第14页
     ·电力市场失灵为电力监管提供经济学理论依据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电价上限方面的研究应用第16-17页
     ·电价监管模式方面的研究应用第17-18页
     ·能耗权交易方面的研究应用第18页
     ·节能发电调度与市场机制衔接方面的研究应用第18-19页
   ·本文所做的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从价格上限到利润上限的转变第21-34页
   ·问题提出第21-22页
   ·利润上限模型设计第22-26页
     ·利润空间法第22-24页
     ·利润上限模型第24-25页
     ·uplift 取值第25-26页
   ·成本估计第26-28页
     ·沉淀成本第26-27页
     ·活动成本第27-28页
   ·利润上限模型特点第28-33页
     ·隔离风险的防火墙作用第29-30页
     ·动态利润调整机制第30-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电价监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第34-52页
   ·中国监管模式的选择第34-37页
     ·国外两种监管模式第34-35页
     ·两种监管模式评价第35-36页
     ·利润上限监管模式第36-37页
   ·投资监管——特许经营发电权招标第37-40页
     ·特许经营发电权招标国外应用情况第37页
     ·特许经营发电权招标国内研究现状第37-38页
     ·发电侧投资监管的模型设计第38-40页
   ·电价水平监管——UPLIFT取值研究第40-43页
     ·uplift 控制电价水平第40-43页
     ·uplift 值的确定第43页
   ·对新老电厂的激励第43-46页
     ·对新电厂的激励第44-45页
     ·对老电厂的激励第45-46页
   ·其它应用第46-47页
   ·实证分析第47-50页
     ·电价达到上限的实证第47-48页
     ·电量-电价统计曲线的相似性第48-49页
     ·浙江电力市场电价上限的实证分析第49-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发电容量充裕性解决方案与风险控制第52-67页
   ·引言第52-53页
   ·华东电力市场的容量模式选择第53-54页
   ·容量市场与有功市场联合运行的风险分析第54-66页
     ·容量市场带来的风险第55-56页
     ·联合运行的模型分析第56-60页
     ·联合运行的算例分析第60-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排污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均衡分析第67-75页
   ·引言第67-68页
   ·数学模型第68-71页
     ·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市场均衡模型第68-69页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市场均衡模型第69-71页
     ·求解方法第71页
   ·算例分析第71-74页
     ·完全信息下的市场均衡状态第71-73页
     ·不完全信息下的市场均衡解第73-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第75-83页
   ·背景第75页
   ·主要污染物的环境价值估算第75-77页
     ·SO_2环境价值第76页
     ·CO_2环境价值第76-77页
   ·环境价值标准确定第77-80页
     ·参照总量排污收费标准第77-78页
     ·借鉴美国环境价值标准第78-79页
     ·污染物环境价值确定第79-80页
   ·环境价值标准应用示例第80-82页
   ·小结第82-83页
     ·环境价值标准(EVS)估算结果第82页
     ·环境价值标准(EVS)应用示例第82页
     ·环境价值标准(EVS)评估机构第82页
     ·电力行业对策第82-83页
第七章 具有节能减排内核的电力市场新模式第83-110页
   ·引言第83-84页
   ·两种发电调度模式衔接的必然趋势和前提条件第84-87页
     ·衔接的必然趋势第84-85页
     ·衔接的前提条件第85-87页
   ·发电企业的外部成本测算第87-90页
     ·火电机组外部特性的技术指标第87-88页
     ·火电企业外部特性的经济指标第88-90页
     ·发电企业外部成本的确定第90页
   ·电力市场外部成本内置法理论模型的提出第90-96页
     ·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第90页
     ·外部成本内置法公式第90-92页
     ·外部成本的隐性内置第92页
     ·与其它衔接模式的本质区别第92-93页
     ·与可再生能源鼓励机制的衔接第93-94页
     ·与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衔接第94-95页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本质特征第95-96页
   ·四种发电调度模式的目标函数第96-99页
     ·传统发电调度模式第96页
     ·单纯市场调度模式第96-98页
     ·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第98页
     ·外部成本内置法模式第98-99页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简单算例分析第99-106页
     ·基本参数第99-100页
     ·四种发电调度模式下的机组组合第100-104页
     ·四种发电调度模式的效果比较第104-106页
   ·外部成本内置法的实证计算分析第106-109页
     ·煤耗比较第107页
     ·购电费用比较第107-108页
     ·社会综合成本比较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八章 基于排放约束并纳入公平原则的最优发电计划第110-121页
   ·引言第110-111页
   ·年计划模型提出第111-114页
     ·基于成本最优的发电计划第111-112页
     ·基于公平原则的发电计划第112页
     ·综合经济最优和公平原则第112-113页
     ·年发电计划模型中的混合整数线性制定第113-114页
   ·模型在日计划中的应用第114-117页
     ·问题表述第114-115页
     ·成本分配博弈第115-116页
     ·运行成本差分配博弈特征第116-117页
   ·数值算例第117-120页
     ·年计划第118页
     ·日计划第118-120页
   ·结论第120-121页
第九章 全文总结第121-124页
   ·主要结论第121-123页
   ·研究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8页
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收录)的论文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条件下焦炭反应特性实验研究及层燃数值模拟
下一篇:聚阴离子型磷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