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概述 | 第11-20页 |
·在细胞水平进行分子检测的意义 | 第11-12页 |
·细胞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细胞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18-20页 |
·基于SPR 传感的细胞检测 | 第20-27页 |
·SPR 现象和传感原理 | 第20-22页 |
·基于SPR 传感的细胞检测技术概述 | 第22-26页 |
·SPR 传感检测细胞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课题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论文内容介绍 | 第28-29页 |
第2章 SPR 传感检测细胞的理论分析 | 第29-46页 |
·SPR 传感模型 | 第29-31页 |
·SPW 的特性 | 第31-37页 |
·SPW 的电磁场特性 | 第31-32页 |
·SPW 传播特性的数值仿真 | 第32-36页 |
·SPW 的穿透深度与激发波长的关系 | 第36-37页 |
·SPR 传感检测细胞的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37-44页 |
·细胞的等效折射率 | 第37-38页 |
·SPR 传感检测细胞的物理模型 | 第38-39页 |
·SPR 传感灵敏度分析 | 第39-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SPR 传感检测细胞的前期实验研究 | 第46-58页 |
·基本考虑 | 第46页 |
·检测实验方案的建立 | 第46-48页 |
·模式系统的选择 | 第46-47页 |
·抗体的选择 | 第47页 |
·检测仪器 | 第47-48页 |
·传感芯片的制备 | 第48-53页 |
·芯片表面的化学修饰 | 第48-51页 |
·探针分子的耦联 | 第51-53页 |
·噬菌体展示蛋白质芯片的检测实验 | 第53-57页 |
·特异性实验 | 第53-55页 |
·梯度浓度实验 | 第55-56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胃癌BGC823 细胞的检测实验条件优化 | 第58-76页 |
·胃癌BGC823 细胞及其膜蛋白EGFR 的特性 | 第58-59页 |
·胃癌BGC823 细胞 | 第58页 |
·膜蛋白EGFR | 第58-59页 |
·实验装置的改进 | 第59-67页 |
·时域调制SPR 相位检测装置 | 第60-61页 |
·微流体池 | 第61-65页 |
·信号处理与解析 | 第65-67页 |
·BGC823 细胞芯片的制备及检测条件优化 | 第67-75页 |
·芯片表面化学修饰方法的选择 | 第68-69页 |
·细胞芯片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69-72页 |
·检测过程中保持细胞活性的措施 | 第72-73页 |
·减少非特异性信号的措施 | 第73-74页 |
·制备及检测细胞芯片的流程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胃癌BGC823 细胞检测实验及改进的设想 | 第76-99页 |
·抗体与细胞芯片反应位置验证 | 第76-77页 |
·基于单波长SPR 传感的BGC823 细胞检测实验 | 第77-87页 |
·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细胞状态监测 | 第78-79页 |
·活细胞与固定细胞的实验对比 | 第79-81页 |
·EGFR1 与BGC823 细胞反应过程的监测 | 第81-83页 |
·EGFR1 浓度对BGC823 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85-86页 |
·5100A14 抗体与BGC823 细胞反应的检测 | 第86-8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7-90页 |
·SPR 传感信号的可信性分析 | 第87页 |
·实验结果量化分析 | 第87-89页 |
·传感信号存在的问题 | 第89-90页 |
·改进的设想 | 第90-98页 |
·双波长SPR 分层检测的基础 | 第90页 |
·分层检测模型的建立 | 第90-91页 |
·分层信号提取的数据解析模型 | 第91-92页 |
·双波长SPR 分层信号提取的数值模拟 | 第92-96页 |
·双波长SPR 传感系统结构的构思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9-102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