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第一章 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成因探析与理论基础 | 第22-54页 |
第一节 成因探析 | 第22-33页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个人经历的作用 | 第23-33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33-54页 |
一、哲学基础 | 第33-39页 |
二、心理学基础 | 第39-46页 |
三、社会学基础 | 第46-54页 |
第二章 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54-104页 |
第一节 论人的发展阶段 | 第54-66页 |
一、意志发展阶段 | 第54-60页 |
二、感觉发展阶段 | 第60-63页 |
三、思考发展阶段 | 第63-66页 |
第二节 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 第66-91页 |
一、主课和专门课程 | 第66-69页 |
二、分阶段教学 | 第69-86页 |
三、艺术化教学 | 第86-91页 |
第三节 论教师的素养和地位 | 第91-104页 |
一、论教师素养 | 第91-99页 |
二、论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 第99-104页 |
第三章 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实践 | 第104-144页 |
第一节 鲁道夫·斯坦纳创建的新型学校 | 第104-127页 |
一、斯图加特华德福学校建立的背景 | 第104-106页 |
二、斯坦纳对斯图加特华德福学校教师的培训 | 第106-114页 |
三、斯图加特华德福学校概述 | 第114-127页 |
第二节 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实践影响力——华德福学校的传播 | 第127-144页 |
一、华德福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 第127-137页 |
二、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在各地华德福学校的地位的具体分析 | 第137-144页 |
第四章 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评价 | 第144-170页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第144-161页 |
一、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以人智学为哲学基础 | 第144-153页 |
二、教育目标是培养身体、心灵、精神平衡发展的人 | 第153-156页 |
三、教育的实施依据七年发展阶段理论 | 第156-160页 |
四、学校的管理根据三元社会秩序理论 | 第160-161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 第161-170页 |
一、高度关注人的内在发展需求 | 第161-165页 |
二、提高教育的艺术性 | 第165-166页 |
三、重视发挥教师的多重作用 | 第166-167页 |
四、华德福学校可成为主流学校教育的补充 | 第167-170页 |
结语 | 第170-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82-184页 |
致谢 | 第184-186页 |
个人简历 | 第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