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公司治理 | 第15-16页 |
·控制权与所有权 | 第16页 |
·控股股东 | 第16-17页 |
·大股东代理人与内部人 | 第17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 | 第17-18页 |
·合理与超额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 | 第18页 |
·投资行为 | 第18页 |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18-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特色与研究贡献 | 第22-24页 |
2 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 第24-52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不完全产权理论 | 第24-25页 |
·契约非完备性理论 | 第25-27页 |
·信息非对称性理论 | 第27页 |
·监督收益共享性理论 | 第27-28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定义和分类 | 第28-32页 |
·货币或非货币的角度 | 第28-29页 |
·从控制权私人收益是否具有可转移性 | 第29-30页 |
·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存在价值 | 第30-32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方法 | 第32-38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研究 | 第38-48页 |
·大股东治理与控制权私人收益 | 第38-39页 |
·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因素 | 第39-43页 |
·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公司决策的影响 | 第43-48页 |
·研究评述及启示 | 第48-50页 |
·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定义角度 | 第48页 |
·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方法角度 | 第48-50页 |
·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研究角度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3 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行为研究 | 第52-72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问题分析 | 第53-56页 |
·模型构建 | 第56-63页 |
·模型构建与假设 | 第56-58页 |
·模型求解 | 第58-63页 |
·数值模拟 | 第63-68页 |
·法律保护程度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 | 第63-65页 |
·中小股东容忍水平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 | 第65-66页 |
·大股东股份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 | 第66-67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与公司价值 | 第67-68页 |
·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4 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公司价值 | 第72-88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理论和模型分析 | 第73-76页 |
·制度背景和理论分析 | 第73-75页 |
·模型分析 | 第75-76页 |
·研究设计 | 第76-79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 | 第76-77页 |
·样本数据及描述 | 第77-78页 |
·研究设计 | 第78-79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9-84页 |
·描述性统计与差异性检验 | 第79-82页 |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82-84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84页 |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5 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与非效率投资行为 | 第88-106页 |
·引言 | 第88-9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 第90-96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利益一致性 | 第90-92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与非效率投资 | 第92-94页 |
·所有权特征与非效率投资 | 第94-96页 |
·样本选取 | 第96-99页 |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划分 | 第96-98页 |
·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的计量 | 第98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98-99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99-104页 |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 | 第99-101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101-104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6 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与非效率投资时机 | 第106-122页 |
·引言 | 第106-107页 |
·基本假设与说明 | 第107-108页 |
·模型构建 | 第108-111页 |
·情形I:只采取股权融资 | 第108-110页 |
·情形II:采取股权和负债融资 | 第110-111页 |
·投资决策 | 第111-112页 |
·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投资决策 | 第111-112页 |
·大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投资决策 | 第112页 |
·数值模拟 | 第112-118页 |
·参数选取 | 第112-113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113-118页 |
·结果分析 | 第118-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7 政策建议 | 第122-132页 |
·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建设 | 第122-126页 |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 第122-124页 |
·强化和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124-125页 |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善政府治理机制 | 第125-126页 |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规范控股股东行为 | 第126-129页 |
·改进上市公司的投票制度 | 第126页 |
·明确监事会职能,为其职能履行提供相应平台 | 第126-127页 |
·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与激励,强化大股东声誉激励机制 | 第127-128页 |
·优化股权结构,形成控制权的相互制衡 | 第128-129页 |
·转变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机制 | 第129-131页 |
·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 第129-130页 |
·转变监管思路,监管控股股东的行为 | 第130-131页 |
·建设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公司治理完善 | 第131页 |
·发挥媒体与舆论的积极作用 | 第131页 |
·强化诚信机制,营造诚信文化 | 第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4页 |
·研究结论 | 第132页 |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设想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附录 | 第146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包括待发表)的论文 | 第146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导师课题情况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