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一) 对网络语言的定义 | 第7-8页 |
(二) 网络语言的定性研究 | 第8页 |
(三) 网络语言的特点研究 | 第8页 |
(四)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34页 |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 | 第11-13页 |
(一) 各家观点 | 第11页 |
(二) 对网络键盘符号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三) 笔者对网络语言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网络语言的性质 | 第13-17页 |
(一) 现代汉语及其变体 | 第13页 |
(二) 网络语言的性质 | 第13-17页 |
三、网络语言的功能 | 第17-20页 |
(一) 记录功能 | 第17-18页 |
(二) 丰富生活的功能 | 第18-19页 |
(三) 纾解心理的功能 | 第19-20页 |
四、网络语言的特点 | 第20-27页 |
(一) 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 | 第20页 |
(二) 网民心理对网语的影响及网语的变异 | 第20-27页 |
五、网络语言的副语言——网络键盘符号 | 第27-30页 |
(一) 网络键盘符号的构成要素 | 第27-28页 |
(二) 网络键盘符号的特点 | 第28-30页 |
六、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 第30-34页 |
(一) 对网络语言的出现及流行表示担忧和反对的 | 第30页 |
(二) 对网络语言的出现及流行表示接受和赞成的 | 第30-31页 |
(三) 对四川理工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四) 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语言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