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事件中的媒介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原因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企业危机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3-16页 |
2 大众传媒在企业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第16-26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危机 | 第16-17页 |
·企业危机 | 第17-19页 |
·大众传媒对企业危机的建构 | 第19-23页 |
·事实选择建构 | 第19-20页 |
·意义倾向建构 | 第20-21页 |
·危机情境的建构 | 第21-23页 |
·大众传媒对企业危机的化解 | 第23-26页 |
·积极的化解方式 | 第24-25页 |
·消极的化解方式 | 第25-26页 |
3 企业在危机事件中的错误媒介策略概述 | 第26-37页 |
·无任何媒介策略:以“三株集团事件”为例 | 第26-29页 |
·事件回顾 | 第26-27页 |
·事件分析 | 第27页 |
·大众媒介的行为分析 | 第27-28页 |
·策略总结 | 第28-29页 |
·敷衍媒体的策略:以“光明牛奶事件”为例 | 第29-31页 |
·事件回顾 | 第29-30页 |
·企业失误分析 | 第30页 |
·媒介分析 | 第30-31页 |
·状告媒体的策略:以“富士康事件”为例 | 第31-34页 |
·媒介报道分析 | 第31-32页 |
·状告媒体策略之后的反响 | 第32-33页 |
·状告媒体策略分析 | 第33-34页 |
·收买媒体的策略: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 第34-37页 |
·事件回顾 | 第34页 |
·三鹿集团失策行为分析 | 第34-35页 |
·收买媒体策略的危害 | 第35-37页 |
4 企业危机中的新媒介 | 第37-46页 |
·企业危机面临新的媒介环境 | 第37-39页 |
·新媒体的定义 | 第37页 |
·新媒体的发展状况 | 第37-38页 |
·新媒体环境下危机的主要特征 | 第38-39页 |
·新媒介环境下企业危机的诱因及特点 | 第39-43页 |
·网络不当言论引发的信任危机:万科集团为例 | 第39-40页 |
·民族情绪诱发的危机以“制家乐福事件”为例 | 第40-42页 |
·新媒介环境下企业危机的特点 | 第42-43页 |
·大众媒介在企业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变迁 | 第43-46页 |
·传统媒介时代的话语霸权 | 第43-44页 |
·新媒体带来的话语变迁 | 第44-45页 |
·掌握媒介话语权 | 第45-46页 |
5 新媒介时代的企业媒介策略 | 第46-59页 |
·常态下的媒介策略 | 第46-51页 |
·与媒体互动 | 第46-47页 |
·运用新媒体与消费者互动 | 第47-48页 |
·企业媒介战略资源的建设 | 第48-51页 |
·危机中的媒介策略 | 第51-56页 |
·采用3T 原则,积极与媒体合作 | 第51-53页 |
·意见领袖策略:寻求政府或权威部门的帮助 | 第53-55页 |
·积极利用新媒体,掌握话语主动权 | 第55-56页 |
·危机中企业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 第56页 |
·危机后的媒介策略 | 第56-59页 |
·修复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多种媒介战略,修复企业形象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