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率视角的粮食流通主体利益协调及政策优化研究
图目录 | 第1-9页 |
表目录 | 第9-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1 导言 | 第16-31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7-25页 |
·粮食流通研究 | 第17-20页 |
·粮食流通市场体系构建研究 | 第20-22页 |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 | 第22-25页 |
·文献研究评述 | 第2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5-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8-29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第29-31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9页 |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29-31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53页 |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第31-32页 |
·粮食流通系统优化基础理论 | 第32-35页 |
·供应链相关理论 | 第35-42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42-47页 |
·有关效率问题的相关理论 | 第47-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53-88页 |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第53-56页 |
·粮食流通的作用 | 第53-55页 |
·粮食流通对粮食安全的作用与功能 | 第55-56页 |
·我国粮食市场购销主体发育的历史分析 | 第56-61页 |
·现阶段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61-77页 |
·从粮食市场各主体行为角度探析 | 第63-73页 |
·从政府政策管理角度透析 | 第73-77页 |
·粮食市场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 第77-87页 |
·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 | 第77-82页 |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82-84页 |
·粮食产销区利益协调失衡 | 第84-86页 |
·政策目标与市场化运行存在冲突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4 粮食流通市场中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 | 第88-107页 |
·粮食收购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定位 | 第88-91页 |
·粮食收购市场利益主体划分 | 第89-90页 |
·粮食收购市场利益主体关系分解 | 第90-91页 |
·粮食收购市场各主体利益的经济学分析 | 第91-96页 |
·市场主体利益协调发展的比较静态分析 | 第91-94页 |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各主体利益影响探析 | 第94-96页 |
·粮食销售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定位 | 第96-99页 |
·粮食销售市场利益主体划分 | 第96-98页 |
·粮食销售市场中各利益主体关系分解 | 第98-99页 |
·粮食销售市场各主体利益协调的经济学分析 | 第99-105页 |
·市场粮源充足 | 第99-101页 |
·市场粮源不充足 | 第101-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 | 第107-118页 |
·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交易费用 | 第107-111页 |
·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的界定 | 第108-109页 |
·交易制度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交易效率计算模型及经济含义 | 第111-112页 |
·交易效率公式推导 | 第111页 |
·交易效率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 | 第111-112页 |
·交易效率的商品价格弹性系数 | 第112页 |
·粮食流通企业交易效率测算及分析 | 第112-116页 |
·研究样本选择 | 第112-113页 |
·交易效率测算与分析 | 第113-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6 粮食流通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 | 第118-151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119-120页 |
·DEA模型的选择 | 第120-125页 |
·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CRS) | 第120-122页 |
·测算纯技术效率的模型(VRS) | 第122页 |
·企业规模效率的推导 | 第122-123页 |
·利用DEA前沿方法测算 | 第123-125页 |
·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第125-127页 |
·投入指标的选择 | 第125-126页 |
·产出指标的选择 | 第126-127页 |
·企业经营效率测算及分析 | 第127-145页 |
·技术效率 | 第128-136页 |
·纯技术效率 | 第136-140页 |
·规模效率 | 第140-143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 第143-145页 |
·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举例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51页 |
7 国外粮食流通的实践及启示 | 第151-173页 |
·国外粮食流通市场与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异同 | 第151-155页 |
·粮食流通市场利益主体的划分 | 第151-152页 |
·粮食流通体制的演变 | 第152-153页 |
·粮食流通市场相似度比较 | 第153-155页 |
·欧盟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第155-160页 |
·价格制度 | 第155-157页 |
·市场政策 | 第157-158页 |
·直接补贴政策 | 第158页 |
·农业指导保证基金 | 第158-159页 |
·共同市场组织 | 第159-160页 |
·美国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第160-162页 |
·价格支持政策 | 第160-161页 |
·直接支付政策(直接补贴) | 第161页 |
·对粮食期货市场的干预政策 | 第161-162页 |
·日本粮食流通典型政策分析 | 第162-165页 |
·粮食价格政策 | 第162-163页 |
·粮食补贴政策 | 第163-164页 |
·国际贸易政策 | 第164-165页 |
·粮食流通组织体系 | 第165页 |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深化期政策取向 | 第165-171页 |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政策启示 | 第166-167页 |
·坚持并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 第167-169页 |
·明确政府的市场定位及市场调控方式 | 第169-170页 |
·完善调整粮食补贴政策 | 第170-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3页 |
8 粮食流通市场政策设计与优化 | 第173-182页 |
·粮食流通效率研究主要结论 | 第173-174页 |
·粮食流通市场政策体系设计 | 第174-179页 |
·中国粮食流通政策方案设计 | 第175-176页 |
·粮食流通政策体系架构 | 第176-179页 |
·粮食流通市场硬件设施建设 | 第179-180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80-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1页 |
附件 | 第191-19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93-195页 |
致谢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