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Multi-Agent与博弈论的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5页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第10-12页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第12-13页
     ·ITS中的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第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研究概况第15-25页
     ·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分配研究第15-16页
     ·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交通诱导的结合研究第16-21页
     ·交通控制与诱导中博弈论的应用研究第21-22页
     ·交通控制与诱导中的Agent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研究第22-23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研究综述的归纳总结第23-25页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第27-81页
   ·MULTI-AGENT理论与技术第27-42页
     ·Agent的定义与特性第27-28页
     ·Multi-Agent系统第28-29页
     ·移动Agent第29-34页
     ·CORBA对移动Agent互操作的支持第34-39页
     ·移动Agent系统的关键问题第39-42页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第42-57页
     ·交通信号灯控制第42-46页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46-48页
     ·交叉口延误估算第48-54页
     ·交叉口交通信号优化方法第54-57页
   ·动态交通分配及其相关模型与函数第57-69页
     ·交通分配的概念第57-59页
     ·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分类与分析第59-60页
     ·动态交通分配的数学规划模型第60-62页
     ·动态交通分配的最优控制模型第62-63页
     ·动态交通分配的VI模型第63-64页
     ·基于宏观仿真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第64-65页
     ·随机路径选择的概率模型第65-66页
     ·路段延误函数第66-67页
     ·动态网络加载模型第67-69页
   ·博弈论与交通博弈模型第69-74页
     ·经典博弈的基本理论第69-70页
     ·交通分配的纳什均衡第70-71页
     ·交通博弈的Cournot均衡第71-72页
     ·交通博弈的Stackelberg均衡第72-73页
     ·系统最优垄断博弈第73-74页
   ·人工蚁群算法第74-80页
     ·蚁群算法的提出第74-76页
     ·蚂蚁系统第76-78页
     ·蚁群系统第78-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三章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协调博弈第81-106页
   ·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协调分析第81-94页
     ·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关系第81-83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中控制与诱导的协调第83-94页
   ·诱导策略的影响分析第94-96页
   ·出行者行为的博弈分析第96-99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中的SO-UE协调模型第99-105页
     ·系统最优和用户均衡的协调第99-100页
     ·交通控制与诱导博弈模型第100-101页
     ·SO-UE协调模型第101-105页
   ·小结第105-106页
第四章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MULTI-AGENT协调博弈第106-141页
   ·MULTI-AGENT在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第106-107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MULTI-AGENT协调模型第107-109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各种AGENT模型第109-134页
     ·交通Agent基本模型TAM第109-116页
     ·车辆Agent第116-120页
     ·交通灯Agent第120-121页
     ·路口Agent第121-125页
     ·路段Agent第125-129页
     ·区域Agent第129-130页
     ·中心Agent第130页
     ·任务协作Agent、移动信息Agent和信息融合Agent第130-133页
     ·信息发布Agent第133-134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MULTI-AGENT博弈模型第134-140页
     ·系统的Multi-Agent博弈协调机制第134-136页
     ·博弈过程与协调算法第136-137页
     ·模拟试验第137-140页
   ·小结第140-141页
第五章 设计MULTI-AGENT博弈模型中移动AGENT定位与通信机制第141-156页
   ·移动AGENT系统环境下的定位及通信问题第141-142页
   ·移动AGENT定位与通信机制的工作原理第142-144页
     ·广播法第142-143页
     ·跟踪法第143-144页
     ·注册法第144页
   ·现有定位与通信机制的解决方法以及不足第144-147页
     ·动态移动的Agent定位和消息处理第144-145页
     ·Agent标识的一致性问题第145-146页
     ·通信失效问题第146页
     ·对Agent意外死亡的处理以及所占网络资源的回收第146-147页
   ·改进型移动AGENT定位与通信机制第147-155页
     ·前提假设条件的应对措施第147-150页
     ·构建分层次域服务器第150-152页
     ·移动Agent的定位与通信协议第152-155页
   ·小结第155-156页
第六章 解决MULTI-AGENT模型中旅行AGENT问题的蚁群算法第156-167页
   ·旅行AGENT问题与人工蚁群算法第156-157页
     ·移动Agent的迁移策略第156-157页
     ·旅行Agent问题第157页
     ·人工蚁群算法第157页
   ·蚁群系统的改进第157-158页
   ·改进型蚁群算法求解旅行AGENT问题第158-165页
     ·旅行Agent问题的定义第158-159页
     ·蚁群算法解决旅行Agent问题的优越性第159页
     ·蚂蚁算法求解旅行Agent问题的算法改进第159-163页
     ·改进型蚁群算法的算法描述第163-164页
     ·仿真试验及算法的性能评估第164-165页
   ·小结第165-167页
第七章 典型的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的设计第167-176页
   ·城市公安智能交通系统的总体概况第167-169页
   ·城市交通监控指挥中心的建设第169-173页
   ·城市交通控制诱导系统第173-175页
   ·小结第175-176页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76-179页
   ·研究总结第176-177页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77-178页
   ·研究展望第178-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9页
附录 部分符号定义第189-192页
致谢第192-19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93-19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公交服务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防逃费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