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轻器械健美操的发展在教育部举办的重大赛事中已初具规模 | 第10-11页 |
| ·轻器械健美操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健美操协会吸纳为正式比赛项目 | 第11页 |
| ·轻器械健美操正在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从理论上对轻器械健美操的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 第12页 |
| ·从理论上分析轻器械健美操的特点,提高人们对这一新项目的艺术审美水平 | 第12页 |
| ·为轻器械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新提供思想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实际意义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关于健美操审美价值的研究 | 第14-16页 |
| ·关于轻器械健美操的审美价值的研究 | 第16页 |
| ·关于轻器械健美操成套创新的研究 | 第16-18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 ·录像分析法 | 第19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9页 |
| ·逻辑推理法 | 第19-21页 |
| 3 轻器械健美操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38页 |
| ·轻器械健美操相关概念研究 | 第21-26页 |
| ·轻器械的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 ·轻器械健美操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 ·轻器械的分类 | 第25-26页 |
| ·轻器械健美操成套动作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6-29页 |
| ·器械运用下的操化组合 | 第27页 |
| ·器械运用下的托举配合 | 第27页 |
| ·器械运用下的过渡连接 | 第27-28页 |
| ·器械运用下的开头结尾 | 第28页 |
| ·器械运用下的队形路线 | 第28-29页 |
| ·与器械特征和成套创意相关的音乐 | 第29页 |
| ·轻器械健美操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 | 第29-31页 |
| ·形——人体动作与器械 | 第29-30页 |
| ·情——音乐情境与器械 | 第30页 |
| ·意——成套创意与器械 | 第30-31页 |
| ·轻器械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价值研究 | 第31-38页 |
| ·器械的多元性---体现人与器械的和谐美 | 第31-32页 |
| ·主题的鲜明性---体现器械运用的意境美 | 第32-33页 |
| ·音乐的丰富性---体现心灵情感的碰撞美 | 第33-34页 |
| ·空间的多维性---体现层次动态的流动美 | 第34-36页 |
| ·造型的奇巧性---体现构图设计的独特美 | 第36-38页 |
| 4 2009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轻器械健美操比赛实证分析 | 第38-46页 |
| ·器械选择与多样化运用 | 第38-41页 |
| ·器械选择分析 | 第38-39页 |
| ·器械属性运用分析 | 第39-41页 |
| ·成套动作分析 | 第41-46页 |
| ·步伐组合分析 | 第42页 |
| ·主题风格分析 | 第42-43页 |
| ·音乐使用分析 | 第43页 |
| ·托举配合分析 | 第43-44页 |
| ·场地空间的构图分析 | 第44-46页 |
| 5 轻器械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新性启示 | 第46-55页 |
| ·合理运用器械把握器械属性 | 第46-48页 |
| ·注重设计主题展现器械魅力 | 第48-50页 |
| ·巧妙使用音乐突出动作风格 | 第50-51页 |
| ·充分利用场地讲求空间变化 | 第51-53页 |
| ·巧编托举造型密切联系器械 | 第53-55页 |
| 6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