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基于材料本构特征的润滑胞体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引言第10-11页
   ·基于仿生原理的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高温自润滑材料及其微观力学行为研究概况第11-13页
     ·仿生技术及其材料的发展概况第13-15页
     ·仿生原理在摩擦与润滑中的发展及应用第15-16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课题来源第17-18页
     ·课题来源第17页
     ·研究拟开展的内容及解决的问题第17-18页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及写作构架第18-20页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本文的写作构架第19-20页
第2章 润滑胞体材料本构特征分析第20-29页
   ·人体汗腺微孔结构简介第20-22页
   ·润滑胞体材料的制备第22-25页
   ·润滑胞体材料的结构特征分析第25-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润滑胞体材料微观力学行为的研究第29-61页
   ·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第29-45页
     ·常用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计算方法第29-32页
     ·α因子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混合律计算方法研究第32-39页
       ·α因子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混合律计算公式第32-35页
       ·比例因子α的确定第35-36页
       ·模型计算精度分析第36-39页
     ·Hirsch模型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改进算法第39-45页
       ·Hirsch模型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改进算法公式第40-42页
       ·精度预测第42-45页
   ·等效膨胀系数的计算第45-52页
     ·常用的计算等效膨胀系数的方法和理论第46页
     ·热膨胀系数预测模型的研究第46-52页
       ·模型的细观热应力分析第47-48页
       ·颗粒的约束热膨胀系数第48-49页
       ·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预测模型第49-50页
       ·预测模型验证第50-52页
   ·具有胞体结构的材料微观力学特征第52-60页
     ·基体硬质相微观力学特征第52-56页
       ·基体等效弹性模量计算第53-54页
       ·基体等效膨胀系数的计算第54-56页
     ·软质润滑相微观力学特征第56-60页
       ·软质相等效弹性模量计算第57-58页
       ·软质相等效膨胀系数计算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胞体结构材料中的润滑剂析出特性研究第61-81页
   ·胞体形变分析模型第61-67页
     ·胞体形变分析模型的提出第61-62页
     ·材料参数的确定第62-63页
     ·基于润滑胞体结构的ANSYS有限元分析第63-67页
   ·胞体组分与胞体形变关系研究第67-78页
     ·孔隙率对胞核最大变形量的影响第67-68页
     ·胞核各组成相体积百分比对胞核最大变形量的影响第68-73页
     ·基体各组成相体积百分比对胞核最大变形量的影响第73-78页
   ·基于温度场分布的胞核形变分析第78-80页
   ·本章小节第80-81页
第5章 润滑膜界面力学行为研究第81-95页
   ·界面膜内聚力行为及其分析法第81-85页
   ·润滑膜裂纹有限元分析第85-94页
     ·ABAQUS有限元模型第85-87页
     ·模型分析算例第87-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润滑膜微裂纹力学行为研究第95-110页
   ·润滑膜和基体的本构关系第95-97页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97-104页
   ·影响润滑膜裂纹的因素第104-108页
     ·压头载荷对裂纹长度的影响第104-105页
     ·润滑膜和基体弹性模量对裂纹长度的影响第105-106页
     ·润滑膜厚度对裂纹长度的影响第106-107页
     ·内聚力单元断裂能对裂纹长度的影响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总结第110-111页
   ·创新点第111-112页
   ·未来展望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液力减速器设计与制动力矩控制算法研究
下一篇:难加工材料可加工性分析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