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图索引 | 第12-15页 |
表索引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地图的时代特征 | 第16-17页 |
·地图制图: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 第17-18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现实需求 | 第18-20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专题制图控制问题的提出 | 第25-29页 |
·控制的含义 | 第25-26页 |
·专题制图控制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为什么要引入控制论 | 第27-29页 |
·如何控制: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9-33页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2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 | 第29-3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1-33页 |
第2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理论研究 | 第33-64页 |
·专题地图概念的变迁 | 第33-39页 |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 第33-34页 |
·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 | 第34-35页 |
·专题地图和专用地图 | 第35-36页 |
·电子专题地图概念的把握 | 第36-37页 |
·面向自动化制作的专题地图分类 | 第37-39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难点 | 第39-43页 |
·需要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 | 第39页 |
·制图环境的不确定性 | 第39-41页 |
·知识的获取与形式化困难 | 第41-42页 |
·难以实现标准化 | 第42-43页 |
·控制论与专题制图 | 第43-55页 |
·控制论 | 第43-44页 |
·专题制图的控制论特征 | 第44-49页 |
·专题制图研究中的控制论方法 | 第49-53页 |
·地图制图控制系统 | 第53-55页 |
·专题制图的分步协同控制特征 | 第55-58页 |
·地图制图为什么要采用分步协同控制 | 第55-56页 |
·分步协同控制是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本质特征 | 第56-57页 |
·专题制图分步协同控制的意义 | 第57-58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控制方法 | 第58-63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研究目标 | 第58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研究原则 | 第58-60页 |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研究的控制方法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3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控制链方法 | 第64-82页 |
·专题制图控制链方法 | 第64-71页 |
·控制链方法的思想起源 | 第64-65页 |
·专题制图控制链的构成 | 第65-67页 |
·专题制图控制链构建依据 | 第67-70页 |
·专题制图控制链方法的意义 | 第70-71页 |
·专题制图控制链构建过程 | 第71-76页 |
·分步专题制图流程的提出 | 第72-73页 |
·理想控制链的构建 | 第73-74页 |
·额外信息接口的确定 | 第74-75页 |
·现实控制链的构建 | 第75-76页 |
·“打开”黑箱 | 第76页 |
·“合并”黑箱 | 第76页 |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制图控制方式 | 第76-78页 |
·人机交互同步控制方式 | 第77页 |
·控制信息反馈控制方式 | 第77-78页 |
·功能模拟前馈控制方式 | 第78页 |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内涵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4章 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中的地图符号表达控制 | 第82-106页 |
·地图符号形态变换及其分步协同控制 | 第82-90页 |
·地图符号的三种形态 | 第82-84页 |
·基于控制论的符号形态变换分析 | 第84-85页 |
·符号形态划分的意义 | 第85-86页 |
·符号形态变换过程中的分步协同控制 | 第86-90页 |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 | 第90-93页 |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90-91页 |
·地图符号可控变量的体系构成 | 第91-93页 |
·视觉变量的控制装置:视觉控制器 | 第93-102页 |
·视觉控制器的概念 | 第93-94页 |
·视觉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 第94-95页 |
·视觉控制器的构建过程 | 第95-102页 |
·对定量专题地图符号编辑器的一种思考 | 第102页 |
·地图符号表达的详尽控制链构建 | 第102-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5章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地图自动化制作的实践 | 第106-135页 |
·基于控制链的专题制图模式 | 第106-114页 |
·向导式分步专题制图模式 | 第106-107页 |
·模板专题制图模式 | 第107-110页 |
·制图规则控制下两种专题制图模式的结合与优化 | 第110-114页 |
·专题制图规则的内容构成 | 第114-121页 |
·数据过滤规则 | 第115-116页 |
·图形记号 | 第116-117页 |
·地理底图图例符号显示规则 | 第117-118页 |
·专题数据图例符号显示规则 | 第118-120页 |
·电子地图显示控制规则 | 第120-121页 |
·基于模板的制图规则管理和应用机理 | 第121-124页 |
·专题制图模板类型和应用机理 | 第121-122页 |
·基于模板的制图规则索引管理 | 第122-123页 |
·模板的选取控制 | 第123-124页 |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 第124-134页 |
·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 | 第124-127页 |
·制图规则控制下的向导式分步专题制图 | 第127-133页 |
·制图规则控制下的模板专题制图 | 第13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41页 |
·论文总结 | 第135-136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5-13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6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136-138页 |
·后记——思维历程 | 第138-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8页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48-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