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 协同发展 | 第18-19页 |
2.2 资源共享 | 第19页 |
2.3 警务合作机制 | 第19-21页 |
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3.1 区域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3.1.1 区域治理的理论要义 | 第21-22页 |
3.1.2 区域治理理论与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 | 第22页 |
3.2 协同学理论 | 第22-23页 |
3.2.1 协同学的理论要义 | 第22-23页 |
3.2.2 协同学理论与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 | 第23页 |
3.3 大数据理论 | 第23-25页 |
3.3.1 大数据的理论要义 | 第23-24页 |
3.3.2 大数据理论与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 | 第24-25页 |
3.4 共享理论 | 第25-28页 |
3.4.1 共享的理论要义 | 第25页 |
3.4.2 资源共享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第25-26页 |
3.4.3 共享理论与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 | 第26-28页 |
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资源共享警务合作机制的优势与挑战 | 第28-33页 |
4.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资源共享的警务合作机制的优势 | 第28-30页 |
4.1.1 政策优势 | 第28-29页 |
4.1.2 地理优势 | 第29页 |
4.1.3 资源优势 | 第29-30页 |
4.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资源共享警务合作机制的挑战 | 第30-33页 |
4.2.1 理念层面问题 | 第30-31页 |
4.2.2 制度层面问题 | 第31页 |
4.2.3 实践层面问题 | 第31-33页 |
5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资源共享警务合作机制的框架构想 | 第33-43页 |
5.1 构建一体化的警务信息共享机制 | 第34-38页 |
5.1.1 成立京津冀警务信息共享中心 | 第34-36页 |
5.1.2 搭建京津冀警务云平台 | 第36-38页 |
5.2 建立互通共享的警务人才共享机制 | 第38-40页 |
5.2.1 打通京津冀警务人才招录体制 | 第38-39页 |
5.2.2 加强京津冀警务人才智库建设 | 第39页 |
5.2.3 打破京津冀警务人才流动壁垒 | 第39-40页 |
5.3 健全信息化的警务保障共享机制 | 第40-41页 |
5.3.1 统筹建设警务保障共享中心 | 第41页 |
5.3.2 建立警务保障综合信息平台 | 第41页 |
5.4 完善科学权威的警务制度共享机制 | 第41-43页 |
5.4.1 警务制度制定的一体化 | 第41-42页 |
5.4.2 警务制度执行的一体化 | 第42-43页 |
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资源共享的警务合作机制对策思考 | 第43-51页 |
6.1 优化资源共享警务合作机制的激励措施 | 第43-46页 |
6.1.1 构建科学的警务合作绩效考核体系 | 第43-44页 |
6.1.2 细化管理办法,力保落实到位 | 第44-46页 |
6.2 健全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组织协调机制 | 第46-48页 |
6.2.1 建构权威的组织领导机构 | 第46-47页 |
6.2.2 构建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 | 第47-48页 |
6.3 加大对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的保障力度 | 第48-51页 |
6.3.1 加快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设 | 第48页 |
6.3.2 加强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的技术支持 | 第48-49页 |
6.3.3 加大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的资金投入 | 第49-50页 |
6.3.4 加速资源共享的京津冀警务合作机制的自建与共建融合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