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1-31页 |
1.1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1.1.1 利他行为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利他行为的类型 | 第11-14页 |
1.1.3 利他行为的多学科视角 | 第14-17页 |
1.1.4 利他行为的测量 | 第17-20页 |
1.1.5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1.2 道德推脱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1.2.1 道德推脱的概念 | 第22页 |
1.2.2 道德推脱的机制 | 第22-24页 |
1.2.3 道德推脱的测量 | 第24-25页 |
1.2.4 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1.3 道德认同研究综述 | 第26-31页 |
1.3.1 道德认同的概念 | 第26-27页 |
1.3.2 道德认同的形成理论 | 第27-28页 |
1.3.3 道德认同的测量 | 第28-29页 |
1.3.4 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 第31-35页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1-32页 |
2.1.1 问题提出 | 第31-32页 |
2.1.2 研究意义 | 第32页 |
2.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32-33页 |
2.3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35-5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35-37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37-48页 |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37页 |
3.4.2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的总体状况 | 第37-38页 |
3.4.3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38-41页 |
3.4.4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 第41-43页 |
3.4.5 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外显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3-48页 |
3.5 讨论 | 第48-53页 |
3.5.1 大学生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外显利他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48-50页 |
3.5.2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3.5.3 道德推脱对独裁者游戏的预测作用 | 第51页 |
3.5.4 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与自评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51-52页 |
3.5.5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两指标关系的差异 | 第52-53页 |
第四章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和内隐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53-6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5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53-55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53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53-55页 |
4.2.3 研究程序 | 第55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55-59页 |
4.4.1 内隐利他行为测验的IAT效应值 | 第55-56页 |
4.4.2 内隐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56-57页 |
4.4.3 内隐利他行为和外显利他行为的相关关系 | 第57-58页 |
4.4.4 内隐利他行为和道德推脱、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 | 第58-59页 |
4.4.5 内隐、外显利他行为与道德推脱、道德认同的相关关系 | 第59页 |
4.5 讨论 | 第59-63页 |
4.5.1 内隐利他行为效应分析 | 第59-60页 |
4.5.2 内隐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60页 |
4.5.3 内隐利他行为与外显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60-61页 |
4.5.4 内隐利他行为与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之间的关系 | 第61-63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63-67页 |
5.1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 | 第63-64页 |
5.1.1 道德推脱对独裁者游戏的预测作用 | 第63页 |
5.1.2 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与自评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63-64页 |
5.1.3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不同外显利他行为指标的关系讨论 | 第64页 |
5.2 道德推脱、道德认同与内隐利他行为的关系 | 第64-65页 |
5.3 内隐利他行为与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67-69页 |
6.2.1 从更关键的角度对利他行为进行研究和培养 | 第67-68页 |
6.2.2 从理论高度发挥道德认同的教育优势 | 第68页 |
6.2.3 警惕道德推脱在德育过程中的破坏性 | 第68-69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