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猪肠道微生物组对脂肪沉积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第10-12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猪肠道微生物的定植第12-13页
    2 猪不同肠道部位微生物的组成第13-14页
        2.1 猪消化器官的构造及其消化功能第13-14页
        2.2 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第14页
    3 影响猪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因素第14-15页
    4 肠道菌群的主要功能第15-21页
        4.1 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第15-18页
            4.1.1 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第16页
            4.1.2 对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第16-17页
            4.1.3 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第17页
            4.1.4 对药物或药物前体的代谢第17-18页
        4.2 发挥屏障功能第18页
        4.3 在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第18-19页
        4.4 对大脑发育及行为的影响第19-21页
    5 研究肠道菌群的主要方法第21-23页
        5.1 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1-22页
        5.2 宏基因组学技术第22页
        5.3 宏转录组技术第22页
        5.4 宏蛋白质组技术第22页
        5.5 宏代谢组学第22-23页
    6 影响猪脂肪沉积和饲料利用率的因素第23-25页
        6.1 影响猪脂肪沉积的主要因素第23-24页
        6.2 影响猪饲料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第24-25页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7.1 猪肠道菌群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7.2 本研究目的第26页
        7.3 本研究意义第26-27页
第二篇 实验研究第27-63页
    第一章 不同脂肪沉积能力的莱芜猪三个肠道部位的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基因差异分析第27-43页
        1 引言第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1.1 实验动物的饲养第27-28页
                2.1.2 肠道内容物的收集第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2.1 DNA样品制备第28页
                2.2.2 16SrRNA基因测序及其数据分析第28-29页
                    2.2.2.1 PCR扩增与产物测序第28页
                    2.2.2.2 原始数据处理第28-29页
                    2.2.2.3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第29页
                    2.2.2.4 统计分析第29页
                2.2.3 宏基因组测序及其数据分析第29-30页
                    2.2.3.1 DNA池的构建和测序第29页
                    2.2.3.2 数据预处理与组装第29-30页
                    2.2.3.3 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第30页
                    2.2.3.4 物种注释第30页
                    2.2.3.5 样品间物种丰度比较第30页
                    2.2.3.6 样品间微生组功能基因丰度比较第30页
        3 结果第30-41页
            3.1 莱芜猪三个不同肠道部位微生物组成分析第30-35页
            3.2 莱芜猪三个肠道部位微生物组功能比较第35-36页
            3.3 不同背膘厚猪个体间三个肠道部位微生物组成比较第36-37页
            3.4 不同背膘厚猪三个肠道部位微生物组功能比较第37-41页
        4 讨论第41-42页
        5 小结第42-43页
    第二章 在大规模杜洛克猪群体中分析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及其与饲料转化效率的关联性第43-63页
        1 引言第4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2.1 实验动物第43页
            2.2 饲料转化效率表型测定与粪便样品的采集第43-44页
            2.3 粪便DNA样品制备、16SrRNA基因测序与分析第44页
            2.4 猪肠道微生物与饲料转化效率的关联性分析第44-45页
            2.5 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第45-46页
        3 结果第46-60页
            3.1 两个杜洛克猪群体FCR表型分布第46页
            3.2 杜洛克猪肠道菌群分布特征第46-48页
            3.3 环境因素和宿主遗传对猪肠道菌群的影响第48页
            3.4 性别对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第48-50页
            3.5 肠道微生物与FCR关联性分析第50-54页
            3.6 与性别和FCR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第54-60页
        4 讨论第60-62页
        5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7页
附录1 莱芜猪肠道微生物数据分析第77-82页
附录2 杜洛克猪肠道群落微生物数据分析第82-90页
附录3 作者简历第90-91页
附录4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水化合物来源对泌乳奶牛氮素利用、尿液代谢组与瘤胃上皮细胞尿素转运蛋白和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水稻幼苗白化致死基因AL1和粒形基因GS9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