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6-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 引言 | 第14页 |
2 反刍动物氮素减排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2.1 日粮蛋白水平与氨基酸补饲对奶牛氮素排放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日粮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5-17页 |
2.3 日粮类型与精粗比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 | 第17页 |
2.4 日粮中使用饲料添加剂对泌乳奶牛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17-19页 |
2.5 CNCPS模型及其改进对奶牛场氮排放估测的影响 | 第19-20页 |
2.6 尿素转运蛋白UT-B对反刍动物氮素代谢的影响 | 第20-21页 |
3 本研究的总体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碳水化合物来源与氨基酸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能量代谢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 第22-40页 |
1 引言 | 第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2.1 试验动物 | 第22-2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3 基础日粮与过瘤胃氨基酸 | 第23-24页 |
2.4 饲养管理 | 第24页 |
2.5 试验方法与测定指标 | 第24-27页 |
2.6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3.1 碳水化合物来源和氨基酸添加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碳水化合物来源和氨基酸添加水平对奶牛血液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水平与氨基酸添加水平对泌乳奶牛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30-33页 |
4 讨论 | 第33-39页 |
4.1 碳水化合物来源和瘤胃保护性氨基酸添加水平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 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水平和氨基酸添加水平对泌乳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3 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水平和氨基酸添加水平对泌乳奶牛氮素代谢和利用的影响 | 第36-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数量的影响 | 第40-57页 |
1 引言 | 第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2.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第40页 |
2.2 试验日粮 | 第40-42页 |
2.3 饲养管理 | 第42页 |
2.4 试验测定方法与指标 | 第42-45页 |
3 试验结果 | 第45-51页 |
3.1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瘤胃液pH、氨态氮和VFA浓度的动态变化影响 | 第46-50页 |
3.3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菌群数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6页 |
4.1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pH值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NH_3-N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VFA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瘤胃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荷斯坦泌乳奶牛尿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第57-82页 |
1 引言 | 第57-5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2.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第58页 |
2.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58-59页 |
2.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59页 |
2.4 尿液样品GC/MS代谢组学分析 | 第59-6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61-77页 |
3.1 尿液样品代谢物总离子图分析 | 第61-64页 |
3.2 多元统计分析 | 第64-71页 |
3.3 差异代谢物分析 | 第71-72页 |
3.4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第72-77页 |
4 讨论 | 第77-80页 |
4.1 日粮中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第77-79页 |
4.2 日粮中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第79-80页 |
4.3 日粮中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甘油酯代谢的影响 | 第80页 |
4.4 日粮中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嘌呤、嘧啶代谢的影响 | 第80页 |
5.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来源对瘤胃上皮乳头尿素转运蛋白-B以及水通道蛋白AQP3、AQP7、AQ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82-95页 |
1 引言 | 第82-8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83-85页 |
2.1 试验设计与试验动物 | 第83页 |
2.2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第83-84页 |
2.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84页 |
2.4 样品分析(Western Blot) | 第84-85页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8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85-91页 |
3.1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尿素转运蛋白UT-B和水通道蛋白AQP3、AQP7和AQP9表达的影响 | 第85-90页 |
3.2 采食后时间对泌乳奶牛瘤胃上皮细胞尿素转运蛋白UT-B和水通道蛋白AQP3、AQP7和AQ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90-91页 |
4.讨论 | 第91-94页 |
4.1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中尿素转运蛋白UT-B表达的影响 | 第91-93页 |
4.2 不同来源碳水化合物对泌乳奶牛瘤胃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AQP3、AQP7和AQP9表达的影响 | 第93-94页 |
5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5-96页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5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5页 |
3 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12页 |
ABSTRACT | 第112-115页 |
附录 | 第116-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