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IFT算法的单目目标识别与定位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图像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研究第15-36页
    2.1 图像的预处理第15-20页
        2.1.1 图像的平滑第15-17页
            2.1.1.1 均值滤波第15-16页
            2.1.1.2 高斯滤波第16-17页
        2.1.2 图像的增强第17-20页
            2.1.2.1 直方图均衡化第18-19页
            2.1.2.2 灰度变换第19-20页
    2.2 图像的特征提取第20-26页
        2.2.1 角点特征提取第21-23页
        2.2.2 边缘特征的提取第23-26页
    2.3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第26-36页
        2.3.1 尺度空间的极值点检测第27-30页
        2.3.2 关键点的精确定位第30-32页
        2.3.3 关键点的方向分配第32-33页
        2.3.4 关键点特征描述符的生成第33-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页
第3章 摄像机的成像模型与标定研究第36-49页
    3.1 摄像机的模型第36-41页
        3.1.1 图像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第36-38页
        3.1.2 摄像机线性成像模型第38-39页
        3.1.3 摄像机非线性成像模型第39-41页
    3.2 摄像机的标定第41-45页
        3.2.1 求取单应性矩阵第41-42页
        3.2.2 求取摄像机内外参数第42-45页
    3.3 摄像机标定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基于改进SIFT算法的目标识别第49-70页
    4.1 SIFT算法的改进方案第49-54页
        4.1.1 对比度阈值的自适应改进第49-52页
        4.1.2 特征描述子的简化改进第52-54页
    4.2 图像匹配第54-60页
        4.2.1 匹配相似性的度量第56-57页
        4.2.2 匹配方式的改进第57-60页
            4.2.2.1 双阈值匹配第57-59页
            4.2.2.2 匹配点对提纯第59-60页
    4.3 目标物体在图像中的定位第60-61页
    4.4 改进SIFT算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9页
        4.4.1 对比度变化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4.4.2 目标识别的实验效果与分析第63-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单目视觉的目标定位与抓取实验第70-82页
    5.1 目标工件的定位第70-75页
        5.1.1 目标定位的方法第70-72页
        5.1.2 基于标志点的单目定位第72-75页
    5.2 机械臂的运动学建模第75-77页
        5.2.1 机械臂运动学模型第75-76页
            5.2.1.1 机械臂的正运动学模型第75-76页
            5.2.1.2 机械臂逆运动学模型第76页
        5.2.2 机械臂与摄像机的空间关系第76-77页
    5.3 基于机械臂的目标工件抓取实验与分析第77-81页
        5.3.1 实验平台介绍第77-79页
        5.3.2 目标物体在场景图像中的识别第79-80页
        5.3.3 目标物体的定位第80页
        5.3.4 目标物体的抓取第80-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6.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6.2 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GDF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500kV空载长线路选相分合闸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