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中医学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5页 |
1.3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第15-17页 |
1.3.1 平乐正骨“五原则”、“六方法”在膝关节骨性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2 平乐正骨“平衡理论”的内涵 | 第16-17页 |
1.4 现代医学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7-22页 |
2 实验资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临床资料 | 第22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诊断和评定标准 | 第22-23页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2页 |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22-23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2.5 年龄分级和体重指数分级 | 第23-24页 |
2.5.1 年龄分级 | 第23页 |
2.5.2 体重指数分级 | 第23-24页 |
2.6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2.6.1 实验标本 | 第24页 |
2.6.2 实验流程 | 第24-26页 |
2.7 实验过程 | 第26-30页 |
2.7.1 引物设计 | 第26-27页 |
2.7.2 DNA提取 | 第27页 |
2.7.3 PCR扩增 | 第27-28页 |
2.7.4 PCR产物碱性磷酸酶处理 | 第28页 |
2.7.5 单碱基延伸 | 第28-29页 |
2.7.6 树脂纯化 | 第29-30页 |
2.7.7 芯片点样 | 第30页 |
2.7.8 质谱检测 | 第30页 |
2.8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2.9 主要试剂或软件 | 第31页 |
2.10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10.1 标本的获取与储存 | 第31页 |
2.10.2 SNPP位点的选择 | 第31-32页 |
2.11 数据管理与统计学方法 | 第32-33页 |
2.12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33-34页 |
3 结果 | 第34-45页 |
3.1 资料收集情况 | 第34页 |
3.2 KOA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第34-36页 |
3.3 中医证型与一般资料回归分析 | 第36-38页 |
3.4 选取SNP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 | 第38-39页 |
3.5 研究对象SNP测序及分型概况 | 第39-40页 |
3.6 SNP等位基因在KOA组和对照组的中的分布情况 | 第40-41页 |
3.7 SNP基因型分布与KOA关联性分析 | 第41-42页 |
3.8 SNP基因型分布与KOA中医证型的关联分析 | 第42-43页 |
3.9 中医证型与SNP基因型的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52页 |
4.1 GDF5在KOA的作用 | 第45-46页 |
4.2 年龄、性别、BMI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联性 | 第46-48页 |
4.3 膝关节易感基因多态性与KOA的联系 | 第48-52页 |
5 小结 | 第52-54页 |
5.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52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5.2.1 不足 | 第52-53页 |
5.2.2 展望 | 第53-5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7 附录 | 第57-74页 |
7.1 附录一:病例调查表 | 第58-62页 |
7.2 附录二:综述 | 第6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8 个人简介 | 第74页 |
9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10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