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馈线设备(传输线和波导)论文--波导、波导管、波导传输线论文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1 HSPWG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1.2.2 LRHSPWG的发展现状第22-23页
        1.2.3 不对称HSPWG和LRHSPWG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及研究成果第24-27页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体的模式分析第27-41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Drude模型第27-29页
    2.3 单侧SPP模式第29-33页
    2.4 介质-金属-介质结构的SPP模式第33-36页
    2.5 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SPP模式第36-37页
    2.6 激发SPP模式的方法第37-38页
        2.6.1 Kretschmann和Otto法第37页
        2.6.2 栅格表面法第37-38页
    2.7 SPP模式的模式特性指标第38-39页
        2.7.1 传输距离第38页
        2.7.2 模式面积第38-39页
        2.7.3 品质因数第39页
    2.8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数值方法第41-59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有限元法第42-51页
        3.2.1 FEM的一般步骤第42-47页
        3.2.2 SPWG的特征值问题第47-50页
        3.2.3 SPWG的边界条件第50-51页
    3.3 时域有限差分法第51-54页
        3.3.1 FDTD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一般格式第52-53页
        3.3.2 数值稳定性条件第53-54页
        3.3.3 Drude模型的FDTD迭代格式第54页
    3.4 SPWG的仿真第54-58页
        3.4.1 单侧SPP模式第54-55页
        3.4.2 HSPWG第55-57页
        3.4.3 LRHSPWG第57-58页
    3.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高光场限制能力的HSPWG第59-89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全介质耦合硅波导第60-62页
    4.3 耦合模式理论第62-64页
    4.4 凸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第64-73页
        4.4.1 波导的结构第64-65页
        4.4.2 波导模式特性的影响因素第65-72页
        4.4.3 制备误差第72-73页
    4.5 凸筋-缝隙-凸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第73-87页
        4.5.1 波导的结构第73-75页
        4.5.2 波导模式特性的影响因素第75-86页
        4.5.3 制备误差第86-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高品质因数的LRHSPWG第89-113页
    5.1 引言第89-90页
    5.2 多层长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平板波导第90-92页
    5.3 长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圆柱波导第92-99页
        5.3.1 波导的结构第92页
        5.3.2 波导模式特性的影响因素第92-98页
        5.3.3 制备误差第98-99页
    5.4 中心缝隙长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第99-112页
        5.4.1 波导的结构第99-101页
        5.4.2 波导模式特性的影响因素第101-112页
        5.4.3 制备误差第112页
    5.5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不对称HSPWG和LRHSPWG第113-139页
    6.1 引言第113-114页
    6.2 不对称CRHSPWG第114-116页
    6.3 不对称RSRHSPWG第116-119页
    6.4 不对称LRHSPWG第119-128页
        6.4.1 Si纳米线不对称结构第120-122页
        6.4.2 间隙不对称结构第122-125页
        6.4.3 中心不对称结构第125-128页
    6.5 不对称LRCSHSPWG第128-137页
        6.5.1 Si纳米线不对称结构第128-130页
        6.5.2 间隙不对称结构第130-133页
        6.5.3 中心不对称结构第133-137页
    6.6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3页
致谢第153-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规模MIMO系统信号检测技术算法研究及硬件加速
下一篇:10B富集的二硼化锆靶材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