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 | 第10-11页 |
(1)网络直播的概念的研究 | 第10-11页 |
(2)网络直播的特点 | 第11页 |
2.关于网络直播在大学生中的应用及其影响的研究 | 第11-14页 |
(1)网络直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2)大学生在应用网络直播时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3)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 第13-14页 |
3.关于消除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策略研究 | 第14-16页 |
(1)加大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 | 第14页 |
(2)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度和思想政治教育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6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3.访谈法 | 第16页 |
(四)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网络直播与大学生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一)大学生的概念 | 第17页 |
(二)网络直播的概念 | 第17-20页 |
二、网络直播对大学生影响调查 | 第20-40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20-23页 |
1.调查设计说明 | 第20-21页 |
2.调查对象介绍 | 第21-23页 |
3.调查阶段以及过程简介 | 第23页 |
(二)调查分析 | 第23-40页 |
1.大学生使用网络直播的现状 | 第23-29页 |
2.大学生对网络直播中的不文明现象的看法 | 第29-36页 |
3.大学生自己做网络直播的现象与其对网络直播的发展预期的分析 | 第36-40页 |
三、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40-52页 |
(一)积极影响 | 第40-43页 |
1.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友平台 | 第41页 |
2.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 第41-42页 |
3.创新了大学生的网络思维能力 | 第42页 |
4.帮助大学生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 | 第42-43页 |
(二)消极影响 | 第43-48页 |
1.网络直播的泛娱乐化的现象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第43-44页 |
2.网络直播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 第44-45页 |
3.网络直播会催生大学生的拜金主义 | 第45-46页 |
4.网络直播中的存在着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 第46-48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48-52页 |
1.国家层面 | 第48-49页 |
2.高校层面 | 第49-50页 |
3.大学生层面 | 第50-52页 |
四、消除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策略 | 第52-61页 |
(一)国家层面 | 第52-55页 |
1.国家要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约束力 | 第52-53页 |
2.净化网络直播环境 | 第53-54页 |
3.加强培训与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 | 第54-55页 |
4.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 第55页 |
(二)高校层面 | 第55-58页 |
1.提高高校对网络直播的重视程度 | 第56页 |
3.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媒介素养的建设 | 第56-57页 |
4.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网络直播的看法 | 第57-58页 |
(三)大学生层面 | 第58-61页 |
1.大学生要坚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 第58-59页 |
2.大学生应强化自我的道德教育 | 第59页 |
3.大学生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 第59-60页 |
4.提升自己的媒介素质为自己言行负责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一)期刊 | 第62-64页 |
(二)专著 | 第64页 |
(三)学位论文 | 第64-65页 |
(四)电子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