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各版服饰类词语对比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现汉》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 | 第11页 |
1.2.2 服饰类词语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对象、目标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3 创新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现汉》各版服饰类词语收录数量及类型分析 | 第16-31页 |
2.1 各版服饰类词语收录数量变化 | 第16-19页 |
2.2 服饰类词语收录变化类型 | 第19-30页 |
2.2.1 新增服饰类词语分析 | 第19-25页 |
2.2.2 删减服饰类词语分析 | 第25-27页 |
2.2.3 词形的替换 | 第27-28页 |
2.2.4 儿化音变化 | 第28-29页 |
2.2.5 条目变化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现汉》各版服饰类词语释义对比研究 | 第31-51页 |
3.1 各版词典服饰类词语义项对比分析 | 第31-40页 |
3.1.1 义项的增加 | 第32-35页 |
3.1.2 义项的删减 | 第35-39页 |
3.1.3 义项的分合 | 第39-40页 |
3.2 释义内容的变化 | 第40-47页 |
3.2.1 释义内容的增补体现了完备性原则 | 第41-43页 |
3.2.2 释义内容的更改体现了准确性原则 | 第43-45页 |
3.2.3 释义内容的删减体现了简洁性原则 | 第45-46页 |
3.2.4 释义内容顺序的调整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 第46-47页 |
3.3 服饰类词语色彩义的标注变化 | 第47-50页 |
3.3.1 语体色彩的标注变化 | 第47-48页 |
3.3.2 地域色彩的标注变化 | 第48-49页 |
3.3.3 时代色彩的标注变化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现汉》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研究 | 第51-63页 |
4.1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构成方式 | 第51-52页 |
4.2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组合特征 | 第52-53页 |
4.2.1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形式特征 | 第53页 |
4.2.2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构词特征 | 第53页 |
4.3 服饰类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情况 | 第53-62页 |
4.3.1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频率统计 | 第53-57页 |
4.3.2 异名同实词语组的使用频率分析 | 第57-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