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人趋化因子CCL5和CCL8的重组制备及功能表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趋化因子第12-20页
        1.1.1 趋化因子的结构和分类第12-16页
        1.1.2 趋化因子与疾病第16-17页
        1.1.3 趋化因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第17-20页
    1.2 趋化因子RANTES和MCP-2 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分子伴侣Gro EL/Gro ES辅助蛋白折叠第22-23页
    1.4 信号通路偏好性的研究第23-26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CCL8的制备与表征第29-57页
    2.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第29-34页
        2.1.1 实验材料第29-31页
            2.1.1.1 模板第29页
            2.1.1.2 引物第29-30页
            2.1.1.3 质粒和菌种第30页
            2.1.1.4 主要实验材料第30-31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置第31-33页
        2.1.3 主要实验仪器第33-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43页
        2.2.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34-37页
            2.2.1.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策略第34-35页
            2.2.1.2 PCR扩增目的基因及质粒提取第35-36页
            2.2.1.3 目的基因与载体双酶切、连接与转化第36页
            2.2.1.4 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及测序鉴定第36-37页
        2.2.2 蛋白表达纯化策略第37-38页
        2.2.3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38-39页
        2.2.4 融合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39-40页
        2.2.5 目的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40-42页
        2.2.6 目的蛋白和受体体外结合活性的表征第42-43页
    2.3 实验结果第43-54页
        2.3.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43-45页
        2.3.2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45-47页
        2.3.3 融合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47-50页
        2.3.4 目的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50-53页
        2.3.5 目的蛋白和受体体外结合活性的表征第53-54页
    2.4 分析讨论第54-55页
        2.4.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54-55页
        2.4.2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三章 人趋化因子CCL5的制备与表征第57-73页
    3.1第57-58页
        3.1.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3.1.1.1 模板第57页
            3.1.1.2 引物第57-58页
            3.1.1.3 质粒和菌种第58页
            3.1.1.4 主要实验材料第58页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置第58页
        3.1.3 主要实验仪器第58页
    3.2 实验方法第58-62页
        3.2.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58-59页
            3.2.1.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策略第58-59页
            3.2.1.2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法第59页
        3.2.2 融合蛋白表达纯化策略第59页
        3.2.3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59-61页
        3.2.4 融合蛋白的纯化和表征第61-62页
        3.2.5 融合蛋白的大量酶切第62页
    3.3 实验结果第62-71页
        3.3.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62-65页
        3.3.2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65-67页
        3.3.3 融合蛋白的纯化与表征第67-70页
            3.3.3.1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67-69页
            3.3.3.2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第69页
            3.3.3.3 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检测第69-70页
        3.3.4 融合蛋白的大量酶切第70-71页
    3.4 分析讨论第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分子伴侣辅助减少大肠杆菌表达包涵体的方法研究第73-91页
    4.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第73页
        4.1.1 实验材料第73页
        4.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置第73页
        4.1.3 主要实验仪器第73页
    4.2 实验方法第73-78页
        4.2.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73-74页
            4.2.1.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策略第73-74页
            4.2.1.2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方法第74页
        4.2.2 融合蛋白表达纯化策略第74-75页
        4.2.3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75-77页
        4.2.4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77-78页
    4.3 实验结果第78-89页
        4.3.1 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第78-79页
        4.3.2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第79-86页
        4.3.3 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86-89页
    4.4 分析讨论第89-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五章 不同趋化因子与同一受体CCR3的相互作用研究第91-110页
    5.1 实验材料与主要实验仪器第91-92页
        5.1.1 实验材料第91页
        5.1.2 主要实验试剂及其配置第91-92页
        5.1.3 主要实验仪器第92页
    5.2 实验方法第92-97页
        5.2.1 趋化因子CCL8的内化和趋化实验第93-95页
            5.2.1.1 趋化因子CCL8的内化实验第93页
            5.2.1.2 趋化因子CCL8的趋化实验第93-95页
        5.2.2 CCR3-EGFP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第95页
        5.2.3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内化实验第95-96页
        5.2.4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钙流实验第96-97页
        5.2.5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趋化实验第97页
    5.3 实验结果第97-108页
        5.3.1 趋化因子CCL8的内化和趋化实验第97-100页
            5.3.1.1 趋化因子CCL8的内化实验第97-98页
            5.3.1.2 趋化因子CCL8的趋化实验第98-100页
        5.3.2 CCR3-EGFP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第100-101页
        5.3.3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内化实验第101-102页
        5.3.4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钙流实验第102-106页
        5.3.5 不同趋化因子刺激下的趋化实验第106-108页
    5.4 分析讨论第108页
    5.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结论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附录第118-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场耦合下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应力与失效概率计算
下一篇:《移动医疗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