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习惯权利的司法保护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7-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7-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本文结构 | 第10-11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我国习惯权利的存在空间 | 第12-28页 |
第一节 习惯权利的界定 | 第12-18页 |
一、习惯权利之概念厘清 | 第12-14页 |
二、习惯权利之特征梳理 | 第14-17页 |
三、习惯权利之历史作用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习惯权利的权利演进 | 第18-23页 |
一、“原始”的习惯权利及传承 | 第18-19页 |
二、习惯权利对于法定权利的先在性 | 第19-21页 |
三、我国习惯权利与法定权利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一、立法理性的有限性 | 第23-24页 |
二、权利拓展的需要 | 第24-25页 |
三、服判息诉的期求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依据 | 第28-40页 |
第一节 我国习惯权利的司法保护实践 | 第28-30页 |
一、隔代探望权问题 | 第28页 |
二、悼念权问题 | 第28-29页 |
三、乞讨权问题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法律依据 | 第30-33页 |
一、现行法律规定 | 第31页 |
二、立法宗旨和政策规定 | 第31-32页 |
三、法律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第三节 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理论依据 | 第33-40页 |
一、习惯权利推定的可能性 | 第33-36页 |
二、习惯权利推定的方式 | 第36-38页 |
三、习惯权利推定的原则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构想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一、司法不统一问题 | 第40-41页 |
二、司法救济的缺失 | 第41-42页 |
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困惑 | 第42页 |
第二节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原则 | 第42-45页 |
一、合法性原则 | 第42-43页 |
二、有限度支持原则 | 第43-45页 |
三、语境化原则 | 第45页 |
第三节 我国习惯权利司法保护的方法 | 第45-51页 |
一、利益衡量之方法 | 第45-47页 |
二、司法论证之方法 | 第47-49页 |
三、间接支持之方法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