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液压传动论文

轮对组装机液压系统泄漏故障分析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短时傅里叶变换第12-13页
        1.2.2 小波变换第13-14页
        1.2.3 Hilbert-Huang变换第14页
    1.3 液压仿真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4-18页
        1.3.1 液压仿真分析建模方法第15-16页
        1.3.2 液压仿真平台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6-18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18-20页
        1.4.1 研究目的意义第18页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泄漏故障分析第20-31页
    2.1 轮对组装机结构组成第20-22页
    2.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第22-24页
    2.3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第24-30页
        2.3.1 轮对组装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统计与分析第24-26页
        2.3.2 泄漏故障机理分析第26-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液压系统建模分析第31-54页
    3.1 功率键合图第31-34页
        3.1.1 功率键合图的基本构成第31-34页
        3.1.2 功率键合图的绘制与状态方程的建立第34页
    3.2 基于功率键合图的液压仿真软件AMESim简介第34-36页
        3.2.1 AMESim建模原理第34-35页
        3.2.2 AMESim平台特点第35-36页
    3.3 液压缸建模与分析第36-39页
        3.3.1 液压缸键合图建模分析第36-39页
        3.3.2 液压缸AMESim建模分析第39页
    3.4 液控单向阀建模与分析第39-43页
        3.4.1 液控单向阀键合图建模分析第39-42页
        3.4.2 液控单向阀AMESim建模分析第42-43页
    3.5 电液换向阀建模与分析第43-47页
        3.5.1 换向阀键合图建模分析第43-46页
        3.5.2 换向阀AMESim建模分析第46-47页
    3.6 液压系统仿真模型验证第47-53页
        3.6.1 液控单向阀模型验证第47-48页
        3.6.2 电液换向阀模型验证第48-50页
        3.6.3 液压系统整体模型验证第50-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基于AMESim液压系统故障仿真分析第54-67页
    4.1 液压缸泄漏故障仿真第54-59页
        4.1.1 油缸泄漏间隙故障对轮对组装的影响第54-57页
        4.1.2 油缸泄漏间隙故障对轮对反压的影响第57-59页
    4.2 液控单向阀内泄漏故障仿真第59-61页
    4.3 换向阀内泄漏故障仿真第61-62页
    4.4 油液动力黏度对泄漏影响第62-65页
        4.4.1 油液黏度对轮对组装的影响第63-64页
        4.4.2 油液黏度对轮对反压的影响第64-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基于小波的液压系统内泄漏故障分析第67-86页
    5.1 小波分析介绍第67-73页
        5.1.1 小波分析基础理论第67-69页
        5.1.2 小波包分析第69-70页
        5.1.3 泄漏故障小波方法的应用分析第70-73页
            5.1.3.1 信号消噪第71页
            5.1.3.2 信号的奇异值检测第71-72页
            5.1.3.3 信号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方法第72-73页
    5.2 仿真信号故障特征分析第73-79页
        5.2.1 基于小波的压力信号故障分析第73-76页
        5.2.2 基于小波包的速度信号故障分析第76-79页
    5.3 设备试验故障信号特征分析第79-85页
        5.3.1 油缸压力和速度信号的采集第79-81页
        5.3.2 压力信号故障分析第81-83页
        5.3.3 油缸速度信号故障分析第83-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86-87页
    6.2 研究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94-95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轨焊前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下一篇: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优化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