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高职院校 | 第12页 |
(二)会计专业 | 第12-13页 |
(三)教学管理 | 第13页 |
(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 第13页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四、研究的思路 | 第17-18页 |
五、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六、研究的方法 | 第18-20页 |
(一)文献法 | 第18-19页 |
(二)调查法 | 第19页 |
(三)访谈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概述 | 第20-24页 |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原则 | 第20页 |
(一)和谐发展原则 | 第20页 |
(二)目标导向原则 | 第20页 |
(三)全员参与原则 | 第20页 |
(四)全面管理原则 | 第20页 |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特点 | 第20-21页 |
(一)职业性 | 第21页 |
(二)系统性 | 第21页 |
(三)实践性 | 第21页 |
(四)整体性 | 第21页 |
(五)服务性 | 第21页 |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从教学管理的理念看,校企合作的趋势要求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 第22页 |
(二)从教学管理的内容看,提高整体的质量要求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 第22-23页 |
(三)从教学管理的手段看,经济时代的特点要求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4-43页 |
一、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介绍 | 第24-26页 |
(一)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 第24页 |
(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简介 | 第24-26页 |
二、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26-31页 |
(一)对教学管理理念的调查 | 第27页 |
(二)对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查 | 第27-29页 |
(三)对教学手段的调查 | 第29页 |
(四)对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调查 | 第29-30页 |
(五)对教师能力的调查 | 第30页 |
(六)对实习实训的调查 | 第30-31页 |
三、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43页 |
(一)管理理念落后 | 第32-33页 |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33-37页 |
(三)教学模式陈旧 | 第37-38页 |
(四)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38-40页 |
(五)教师能力水平良莠不齐 | 第40-41页 |
(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研究 | 第43-55页 |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 第43-45页 |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 第43-44页 |
(二)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 第44-45页 |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一)坚持“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 | 第45-46页 |
(二)合理安排课程比重,实施模块化教学 | 第46页 |
三、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 第46-48页 |
(一)改进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 | 第47页 |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知识面 | 第47-48页 |
(三)采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要 | 第48页 |
四、改革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 第48-50页 |
(一)建立有效的考核质量评价机构 | 第48-49页 |
(二)加强对评价过程管理和控制的力度 | 第49页 |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 第49-50页 |
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 第50-52页 |
(一)建立稳定有效地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第51-52页 |
六、深化校企合作建设 | 第52-55页 |
(一)坚持“工学结合”,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 第52-53页 |
(二)行业专家进课堂 | 第53-54页 |
(三)“订单”式合作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