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探索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21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选题背景第10-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8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1.研究思路第18页
        2.研究方法第18-19页
    (四)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19-21页
        1.研究重难点第19页
        2.研究创新点第19-21页
一、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1-26页
    (一) 政治认同的相关概念第21-22页
        1.认同的含义第21页
        2.政治认同的含义及功能第21-22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第22-26页
        1.高中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含义第22-23页
        2.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第23-24页
        3.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意义第24-26页
二、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26-33页
    (一) 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必要性第26-28页
        1.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第26页
        2.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第26-27页
        3.符合高中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需要第27页
        4.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第27-28页
    (二) 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可行性第28-33页
        1.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契合时代要求第28页
        2.思想政治课富含丰富的政治认同内容第28-32页
        3.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载体第32页
        4.思想政治学科领域学生政治认同培养的已有研究第32-33页
三、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培养应遵循的原则及路径第33-48页
    (一)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应遵循的原则第33-35页
        1.遵循学生政治认同形成规律第33页
        2.坚持政治认同培养“知行合一”的原则第33-34页
        3.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第34页
        4.坚持普遍性与特殊相结合的原则第34-35页
    (二) 思想政治课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路径第35-48页
        1.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政治热情第36-37页
        2.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政治素养第37-39页
        3.将政治认同的培养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第39-45页
        4.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思政课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外部环境第45-46页
        5.树立政治认同典范,发挥榜样的力量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