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臭氧介绍 | 第14-17页 |
1.2.1 臭氧的性质 | 第14-15页 |
1.2.2 臭氧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3 臭氧的合成技术 | 第16-17页 |
1.3 介质阻挡放电 | 第17-21页 |
1.4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 第21-2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2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的温度分布及其对臭氧产生的影响 | 第26-40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系统 | 第27-30页 |
2.3 等离子体区域、电极和气体中的温度分布 | 第30-31页 |
2.4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水平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特性 | 第31-34页 |
2.5 气体流动速率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2.6 温度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阻抗特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2.7 温度对于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臭氧生成的影响 | 第37-3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3 氧气源中流动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臭氧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40-67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系统 | 第41-43页 |
3.3 流动速率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臭氧生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低输入能量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44-52页 |
3.4.1 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2 加入横向扰流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3 横向扰流流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4 横向扰流位置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5 横竖向流动对比 | 第50-52页 |
3.5 高输入能量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52-57页 |
3.5.1 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2 横向扰流流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3.6 氧气源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57-65页 |
3.6.1 主要反应机理 | 第57页 |
3.6.2 放电过程图像 | 第57-58页 |
3.6.3 流量对臭氧生成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58-59页 |
3.6.4 低SIE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59-63页 |
3.6.5 高SIE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63-6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4 空气源中流动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中臭氧生成特性的影响 | 第67-78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 流动均匀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 加入横向扰流的影响 | 第70-71页 |
4.5 横竖向流动的对比 | 第71-73页 |
4.6 空气源下流动形式对臭氧生成特性影响的讨论 | 第73-7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5.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第78-79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79-80页 |
5.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