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发展中的代价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选题背景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1页 |
一、虚拟社会与代价概述 | 第11-16页 |
(一)虚拟社会的内涵 | 第12-14页 |
1.虚拟社会的含义 | 第12页 |
2.虚拟社会的特点 | 第12-13页 |
3.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代价概述 | 第14-16页 |
1.代价的内涵 | 第14-15页 |
2.发展的内涵 | 第15页 |
3.代价与发展的关系 | 第15-16页 |
(三)虚拟社会代价的内涵 | 第16页 |
二、虚拟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代价问题 | 第16-23页 |
(一)实践主体认知及行为错位 | 第17-18页 |
(二)虚拟社会环境严重恶化 | 第18-20页 |
(三)虚拟与现实的道德冲突加剧 | 第20-21页 |
(四)虚拟引发现实的不公平 | 第21-23页 |
三、虚拟社会发展代价产生的原因 | 第23-28页 |
(一)虚拟交往主体认同感下降 | 第23-24页 |
(二)虚拟社会监管不严 | 第24-26页 |
(三)网络技术水平有限 | 第26页 |
(四)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够 | 第26-28页 |
四、降低虚拟社会发展代价的对策 | 第28-34页 |
(一)不断提升虚拟社会主体素质 | 第28-29页 |
(二)强化对虚拟社会的监管 | 第29-30页 |
(三)大力发展网络技术 | 第30-32页 |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